[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3680.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常昂;何淼;黄洁雯;刘胜强;蔡珺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处理装置 氨氮测定 下腔室 过滤器 集液瓶 上腔室 真空泵 水质 滤板 漏斗 侧壁连通 抽吸管道 底部连通 微孔滤膜 便利性 前处理 上表面 分隔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装置及方法,该前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漏斗、集液瓶和真空泵,所述过滤器内通过滤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滤板上表面设置有微孔滤膜,所述漏斗与上腔室的顶部连通,所述集液瓶与下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抽吸管道与下腔室的侧壁连通。采用该装置进行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降低了成本和危险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氨氮是评价水质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目前各环境监测站以及环境检测机构用于测定水质中氨氮主要采用行业标准:《HJ 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7-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36-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T 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666-2013水质氨氮的测定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发布稿)》、《HJ 665-2013水质氨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发布稿)》。
其中,《HJ/T 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666-2013水质氨氮的测定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发布稿)》和《HJ 665-2013水质氨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发布稿)》分别要求使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检测单位配置仪器设备将增加成本;以及后两种方法中用到的试剂药品种类繁多。因此,这三种方法使用较少。《HJ 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7-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36-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这三种方法中主要仪器为常规的分光光度计,因此初始成本低而受到广泛应用。该三种方法对于水样浑浊、色度深、存在干扰离子的情况需进行前处理。
前处理一般采用预蒸馏或絮凝的方法。预蒸馏处理耗时长、速度慢、操作复杂,且加热蒸馏存在烫伤危险性。絮凝方法比较适用于浊度高的水质,但絮凝剂有选择性,不能絮凝所有悬浮物,一般需综合使用多种絮凝剂,且絮凝后仍需过滤,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降低成本和危险性、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漏斗、集液瓶和真空泵,所述过滤器内通过滤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滤板上表面设置有微孔滤膜,所述漏斗与上腔室的顶部连通,所述集液瓶与下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抽吸管道与下腔室的侧壁连通。
进一步,所述下腔室底部设置有与集液瓶瓶口匹配的连接头。
进一步,所述抽吸管道与下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透气材料膜。
进一步,所述滤板为多孔玻璃板结构,所述漏斗和集液瓶均由玻璃制成。
一种采用上述装置进行水质中氨氮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装置进行组装;
S2:打开真空泵,待微孔滤膜紧紧吸附在滤板上后,将摇匀后的待处理水样用移液管转移至漏斗中,待处理水样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自上而下流入集液瓶中;
S3:取集液瓶中的滤液进行测试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