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455.5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延娓娓;刘帅;郑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列车 手柄 设定 方法 | ||
一种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根据列车单手柄的级位位置设置识别延时时间,K4位的识别延时为300ms‑400ms,C、K2、K3位的识别延时应为150ms‑250ms;调整传输目标速度和级位信息的端口周期为64ms,再根据调整后的回传时间减小HMI的刷新周期至300ms‑400ms,确保HMI能准确显示网络主机收到的列车目标速度。本发明既能够避免因司机过快调节手柄导致列车速度设定值丢失,又能保证准确识别司机设定意图,改善了司机在恒速驾车模式下需不断调节司控器手柄进行速度设定的现状。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在一次调节完成后即可获得司机想要设定的目标车速,大大地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列车驾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恒速控制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标准动车组具备单手柄网络恒速控车功能,但手柄的控制区域涵盖所有牵引和制动级位,手柄的机械结构仅能连续调节,无法越级设定,且速度在控制器屏幕(以下简称HMI)上显示存在延时,导致司机无法精确设定目标车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既能够避免因司机过快调节手柄导致列车速度设定值丢失,又能保证准确识别司机设定意图,改善了司机在恒速驾车模式下需不断调节司控器手柄进行速度设定的现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采用单手柄对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进行设定;
2、根据列车单手柄的级位位置设置识别延时时间,K4位的识别延时为300ms-400ms,C、K2、K3位的识别延时应为150ms-250ms;
3、优化HMI的刷新程序,调整传输目标速度和级位信息的端口周期为64ms,再根据调整后的回传时间减小HMI的刷新周期至200ms-300ms,确保HMI能准确显示网络主机收到的列车目标速度。
所述的K4位的识别延时为350ms,C、K2、K3位的识别延时为200ms。
所述的HMI的最小刷新周期为200ms。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车组列车单手柄恒速设定方法,根据列车单手柄的级位位置设置识别延时时间,再优化HMI的刷新程序,既能够避免因司机过快调节手柄导致列车速度设定值丢失,又能保证准确识别司机设定意图,改善了司机在恒速驾车模式下需不断调节司控器手柄进行速度设定的现状。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在一次调节完成后即可获得司机想要设定的目标车速,大大地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列车驾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动车组司控器手柄级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列车单手柄在牵引扇区的刻度位置划分有不同的级位,牵引扇区的末端为K1位,牵引扇区的中部有K2位、C位、K3位,进入牵引扇区的第一个位置是K4位。当网络系统进入列车速度恒速设定程序时,首先判断司控器手柄是否处于K4位,若检测到当前位置为K4位,则延时300ms-400ms后再次进行手柄级位判断,如果仍然是K4位,则网络系统直接将目标速度设定为K4对应的速度值;如果在检测手柄位置时,发现当前手柄为非K4位或者首次识别为K4位,延时过后检测到级位发生变化,则进入K3位判断流程,K3位、C位、K2位和K1位的判断流程除延时设置上有区别,其余过程相同,K3位、C位、K2位的判断延时为150ms-250ms,由于K1位处于手柄末端,故不设置延时,即一旦检测当前手柄为K1位,则立即将目标车速设定为K1对应车速。
除上述设置识别延时之外,本发明还优化了HMI的刷新程序。调整传输目标速度和级位信息的端口周期由原来的128ms改为64ms,缩小数据双向传输时间128ms,再根据调整后的回传时间减小HMI的刷新周期至200ms-300ms,即当网络系统识别出当前的手柄级位时,间隔200ms-300ms的时间后将其显示在HMI上,确保HMI能准确显示网络主机收到的列车目标速度。此优化方法既能消除刷新滞后,又能让司机从列车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当前列车的设定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