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器水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228.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生;潘结胜;任孝东;王展;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61/00;B65G49/02;B07C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火器水检系统,包括编组单元、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水检单元、分选转运单元和集中电控单元;编组单元用于对多个待检灭火器进行排序编组;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用于将排序编组的多个待检灭火器组顺序整齐排列码放在输送结构上的空载托盘上;水检单元设有基坑结构的蓄水池、升降式浸水结构和液面模式识别结构,用于对垛盘进行整体浸水、并通过对液面的模式识别输出检测结果;分选转运单元用于对完成水检的垛盘进行输送、并通过分选结构对完成水检的垛盘上的不合格灭火器进行剔除。本灭火器水检系统能够在大大降低检测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实现批量化对灭火器产品进行自动水检,特别适用于对批量灭火器产品进行首次密封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检系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对灭火器进行水检判定密封是否漏气的水检系统,属于灭火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一般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灭火器通常是指包括针对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置的灭火介质以及灌装灭火介质和助推压力气体的压力罐体。灭火器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而手提式灭火器由于其使用方便快捷、而且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灭火器为压力容器,因此灭火器生产过程中,根据《手提式灭火器:检验细则(GB/T 4351.3-2005)》,为了保证灭火器的产品质量、防止灭火器因密封不实造成的泄漏,在灌装、充气后需要进行首次密封检测和时效密封检测,首次密封检测通常是将灌装好的灭火器浸入水中进行水检,通过观察气泡判定是否合格;时效密封检测是对首次密封检测合格的灭火器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存放(一般为7天),然后观察灭火器上的压力表数值是否还在有效范围内。传统的灭火器水检工序通常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即人工将灭火器置入检验水池中、并通过人为观察气泡判定是否漏气,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不仅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检验人员设置较多,而且存在疲劳、情绪等人为因素造成错误判断的情况。为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出现有通过输送带输送灭火器产品进行检测的水检检测流水线,即操作人员将灭火器架设放置在没入检验水池中的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带动灭火器前移,检验人员位于水检检测流水线两边、将不合格的灭火器产品挑拣出来并取出,虽然这种水检检测流水线的检测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依然存在人为因素造成错误判断的情况;同时,这种水检检测流水线通常是灭火器产品逐个架设在输送带上,因此灭火器产品的上线与下线操作较繁杂、整体检测效率并不高,而且输送带的移动动作会搅动检验水池中的水、进而产生扰动气泡,从而会增加错误判断的概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灭火器水检系统,能够在大大降低检测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实现批量化对灭火器产品进行自动水检,同时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错误判断的情况,特别适用于对批量灭火器产品进行首次密封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灭火器水检系统包括编组单元、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水检单元、分选转运单元和集中电控单元;
编组单元、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水检单元和分选转运单元自后向前依次对应设置,编组单元、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水检单元和分选转运单元均设有自后向前输送的输送结构;编组单元用于对多个待检灭火器进行排序编组;托盘分配及码垛单元包括码垛装置,用于将排序编组的多个待检灭火器组顺序整齐排列码放在输送结构上的空载托盘上成为垛盘;水检单元设有基坑结构的蓄水池、升降式浸水结构和液面模式识别结构,水检单元用于对垛盘进行整体浸水、并通过对液面的模式识别输出检测结果;分选转运单元设有分选结构,分选转运单元用于对完成水检的垛盘进行输送、并通过分选结构对完成水检的垛盘上的不合格灭火器进行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电缆盘、电线杆搬运的两段式陡坡缓降卸载方法
- 下一篇:抽屉式轮胎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