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防视频识别面部特征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2000.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湘君;杨瑞;祝伟;王明光;钟浩;张诚;唐勇钢;陈骏;刘婷;林君;应俊杰;奚文;王西标;高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道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防 面部特征 监控摄像头 监控影像 人脸比对 人脸识别 遮挡物 还原 过滤 合成 安防监控摄像头 预处理 面部特征提取 图像自动识别 人工智能 安防监控 公共安全 决策效率 决策指挥 实时影像 室内定位 视频识别 学习算法 布设 准确率 回传 去除 遮挡 指挥 架设 采集 决策 优化 | ||
1.一种基于安防视频识别面部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架设好的安防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影像采集,并实时回传监控摄像头的监控影像;
步骤2:对监控影像进行预处理及面部遮挡物过滤计算;
步骤3:对去除遮挡物后的待识别目标的面部特征进行还原;
步骤4:对还原后的面部特征进行人脸比对;以及
步骤5:根据人脸比对结果进行决策指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步骤2中传输到安防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的实时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步骤31:对所述实时影像进行初步筛选,判断影像及图片是否包含完整头部正面信息,自动过滤掉背影和不包含面部信息的影像和图片;
步骤32:针对包含头部正面信息的影像和图片进行标记,主要标记图像内面部范围和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面部遮挡物过滤计算包括:
对预处理标记的范围进行处理,将需要进行面部识别的影像通过遮挡物过滤处理模型去除遮挡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将计算模型库中未包含的新的遮挡物信息存入深度学习模块进行样本学习和训练,作为以后再次遇到时进行识别判断是的参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面部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和两眼间距及未被遮挡的区域结合人脸模型通过面部特征还原模块进行人脸还原,以得到去除遮挡物后的待识别面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通过步骤4还原的人脸信息与人员信息资料库中的人员信息进行人脸比对,获取比对成功的人员身份信息,所述人员信息资料库包括通过公安的人口库、罪犯库、重点监测人员信息库。
7.一种基于安防视频识别面部特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防监控视频监测子系统;安防视频图像识别子系统和安防合成指挥子系统,其中,
所述安防监控视频监测子系统采集实时监测的影像信息作为输入信息源,实时回传监控摄像头的监控影像至安防视频图像识别子系统;
所述安防视频图像识别子系统对监控影像进行预处理及面部遮挡物过滤计算,对去除遮挡物后的待识别目标的面部特征进行还原,对还原后的面部特征进行人脸比对,并将人脸比对结果传送至安防合成指挥子系统;
所述安防合成指挥子系统根据人脸比对结果进行决策指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监控视频监测子系统包括一个以上安防监控摄像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视频图像识别子系统负责影像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遮挡物过滤处理模块,面部特征还原模块,深度学习模块和人脸比对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合成指挥子系统包括公安指挥系统、交管指挥系统、反恐指挥系统和重大事件安保指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道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道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0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