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1900.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璋;刘学明;周晋;于垚;黄秋云;莫晓峰;李典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32;C22B3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加热室 加热装置 物料混合 回收区 产品收集装置 进料机 第二排气口 原料粉碎机 变价金属 低温还原 氯化 加热棒 搅拌轴 回收 顶部中心位置 催化剂入口 第一排气口 混合加热 盐酸入口 装置结构 进料口 密封盖 碱液 壳体 内壁 伸入 室内 | ||
1.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粉碎机、进料机、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以及产品收集装置,所述原料粉碎机与所述进料机连接,所述进料机与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与所述产品收集装置连接;
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包括混合加热室、搅拌轴以及加热棒;所述混合加热室的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催化剂入口、盐酸入口、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搅拌轴从所述混合加热室的顶部中心位置伸入所述混合加热室内并与所述混合加热室底部的密封盖连接;所述加热棒贴于所述混合加热室的内壁;
所述产品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回收区和第二回收区,所述第一回收区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以及第二回收区连接,所述第二回收区内装有碱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片扇叶,所述扇叶的直径为大于等于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加热室内部顶部处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刮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加热室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耐腐蚀涂层,在壳体内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5.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危险固废以连续进料的方式送入原料粉碎机粉碎,然后由进料机输送至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中,保持物料混合加热装置内的原料量为50~1000kg;
将催化剂与盐酸分别通过催化剂入口和盐酸入口加入混合加热室内,启动搅拌轴,使催化剂和盐酸与进料机送入的原料混合均匀;
关闭催化剂入口、盐酸入口和进料机入口,从第一排气口通入还原气氛气体,同时以10~60℃/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300~500℃,在还原气氛中进行低温焙烧处理2~12h;
关闭第一排气口,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混合加热室的第二排气口排出,在第一回收区控制温度,使催化剂冷凝回收,然后在第二回收区通入碱液,洗涤并干燥变价金属回收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镁或氯化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固废与催化剂加入的质量比为1:0.5~1: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氛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所述碱液的pH>1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价金属回收产品为氢氧化铬或砷单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19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