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组修复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0305.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周小年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酸蓄电池组 铅酸蓄电池 修复仪 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恒流电源 修复单元 受控电子开关 修复驱动电路 修复 充电回路 电子开关 数量一致 谐振脉冲 拆解 充电 驱动 | ||
本发明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组修复仪,包括由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控制的修复单元,所述的修复单元与铅酸蓄电池组中单体铅酸蓄电池数量一致,包括恒流电源、设置在恒流电源对待测单体铅酸蓄电池充电回路中的受第一控电子开关、在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控制下驱动第一受控电子开关以形成谐振脉冲电流对单体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的修复驱动电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铅酸蓄电池组充电时可以不拆解铅酸蓄电池直接修复的修复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修复领域,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组修复仪。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成本低、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能快速充电等优点,尽管已经问世100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这几年国内外关于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已逐步进入到社会各个行业的各个层面,在公路交通、工程机械、物流运输、电力供应、通信传输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铅酸蓄电池自大规模应用以来,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它的寿命短、能量转化效率低、容易失效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同时,当蓄电池废弃时,对它进行回收或处理等又存在较大的污染和浪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相关人士,为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使早期失效的电池容量恢复,近年来,针对蓄电池容量恢复,业界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有化学修复、活化剂修复、充分活化修复、脉冲修复等等。
同时,在公路交通、工程机械、通信传输等行业应用的铅酸蓄电池由于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能源的供给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行业的铅酸蓄电池,一般对铅酸蓄电池采用多块低压铅酸蓄电池进行串并联物理连接来加大储能容量。
由于这些行业的铅酸蓄电池容量较大,其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一般是采用固定式的硬连接或采用固定场所的放置方式,这些方式都导致了蓄电池维护不便,损坏后没有有效的修复手段,既有的修复方案也不便于实施。
对于低压大容量串并联组合式的铅酸蓄电池组,由于不方便拆解和搬运,大多数都因为操作使用及储存保养等各种原因提前终止了寿命周期。在这些电池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各外部原因导致的蓄电池极板不同程度的硫化而无法充电、容量下降等不能在正常使用,对这些电池,一般没有较好的维护设备来对这些电池组进行维护,既有的设备一般是用大电流充放电的原理对这种电池进行维护,这样做的效果较差,另外也存在不少不利因素。
在现有的维护技术当中,还有采用高频脉冲谐振技术的产品,由于其效果显著,对蓄电池的容量有明显提升效果,同时输出无损修复技术,环保无污染,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目前,高频脉冲谐振技术的铅酸蓄电池修复设备一般包括一个恒流源,由该恒流流源产生恒流电流流入铅酸蓄电池,在恒流源与铅酸蓄电池的回路中设置一个开关管,利用修复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产生一个PWM信号,利用PWM信号控制这个开关管高速通-断,产生谐振脉冲电流加入到铅酸蓄电池两端对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当然,为了保证加入到铅酸蓄电池的脉冲信号陡峭,在控制电路的PWM输出端还设置一些PWM信号波形整形电路和对开关管的驱动电路等。
但是这类修复设备不能对低压大容量串并联电池的进行维护修复。对于大容量的串联的电池需要拆解以后对单个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在动力牵引型电池的修复维护当中就需要拆解极柱焊接的铅连接条,在后备电池的修复维护中需要拆解极板螺丝。
拆解铅连接条就存在铅金属加工的问题,铅本身是重金属、对生物具有毒性,所以无特殊保护的铅加工就容易造成职业病、人体伤害以及环境污染。
拆解铅连接条耗时耗力,容易导致修复效率低下,一个电池组往往由12节、24节或40节构成,拆解时需要充分用钢锯切割和焊接,耗费人力和时间非常不利于修复效率的提高。
当修复完毕后铅连接条要恢复原状,所以焊接铅条需要动用明火,这样火灾风险较大,操作也困难,相关修复维护服务网点很难建立,往往一个市的市区内的中心区域都不能动用明火,场地问题很难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未经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0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