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8492.7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良国;刘长路;赵濂;刘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5 | 分类号: | F24F11/85;F24F11/86;F24F140/20;F24F14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源 机组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中央空调控制领域。本发明控制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其结构特点是,它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的采集系统A和采集系统B。采集系统A连接至空调系统末端需求侧,采集系统B连接至空调系统热源侧,采集系统A和采集系统B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机组高效运行的条件,并分别发送指令给各执行器件。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保证机组的节能高效运行,具有调控及时避免能源浪费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变水流量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冷水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通常是采用机组的进水(或出水)温度作为机组加减载的控制参数。而该参数伴随空调系统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只能大部分情况下代表空调系统的负荷情况,且滞后于空调系统负荷的变化。这样就不能实现机组的精准调节,造成了大量的能源的浪费。尤其是对于变水量的空调系统,为兼顾机组的运行安全,只能采用二次泵等繁杂手段实现冷(热)水输送过程的节能。空调系统在运行季内,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部分负荷工况运行,采用进水(出水)温度参数控制,往往不能实现较高水温运行而提高机组的运行能效,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它能保证机组的节能高效运行,具有调控及时避免能源浪费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它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其结构特点是,它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的采集系统A和采集系统B。采集系统A连接至空调系统末端需求侧,采集系统B连接至空调系统热源侧,采集系统A和采集系统B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机组高效运行的条件,并分别发送指令给各执行器件。
如上所述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它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二者都相连接的采集系统A和采集系统B,其方法步骤为:
1)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系统A获得空调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和水流量,计算出空调系统需求侧的负荷值;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系统B获得热源侧的热源状态。
2)控制系统利用需求侧的负荷值作为机组运行的控制参数,并结合热源状态,计算出当前负荷情况下的机组高能效运行的条件,并同时将指令发送给各执行器件。
3)各执行器件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空调系统与水源热泵机组的高效运行。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和控制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采用本发明可保证冷水机组(水源热泵机组)一直高效运行。
b. 采用本发明可保证空调系统按需供冷(热),节能运行。
c. 采用本发明可保证变水量空调系统的机组运行,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发明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6、控制系统3、采集系统A1和采集系统B2。采集系统A1连接至空调系统末端需求侧,采集系统B2连接至空调系统热源侧。采集系统A1和采集系统B2将水源热泵机组6分别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依据数据计算出机组高效运行的条件,并分别发送指令给各执行器件。
本发明适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8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的防堵塞灌溉管道
- 下一篇:信号质量估计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