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8140.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强;樊征兵;赵健利;吴保辉;沈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柱 结构件 加强结构 凹形空间 加强墩 浇注 建造 混凝土 施工 占用空间 下端 地基 建筑物 节约 | ||
1.一种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包括竖直安装在地基(1)上的H型钢支承柱(2),H型钢支承柱(2)包括腹板(3)、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腹板(3)的一侧为第一凹形空间(6),腹板(3)的另一侧为第二凹形空间(7);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凹形空间(6)和第二凹形空间(7)内均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连接在腹板(3)上,第二结构件连接在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之间;第一凹形空间(6)和第二凹形空间(7)内浇注有混凝土,混凝土将H型钢支承柱(2)和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浇注在一起;
所述H型钢支承柱(2)的下部包裹有一段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加强墩柱(8),加强墩柱(8)与H型钢支承柱(2)、地基(1)浇注为一体结构,加强墩柱(8)中设有多根上下延伸的基础加强筋(9),基础加强筋(9)的下端植入到地基(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为第一栓钉(11),腹板(3)的两侧面均连接有多个沿腹板(3)长度方向排布成一列或者多列的第一栓钉(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或者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一栓钉(11)之间的间距为180至2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为钢筋(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结构件之间设有一个第二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被加强墩柱(8)包裹的H型钢支承柱(2)部分的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的外侧设置有朝外延伸的第二栓钉(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墩柱(8)中还设有多根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箍筋(10),每根箍筋(10)均与各基础加强筋(9)捆扎在一起。
9.一种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1)将H型钢支承柱(2)周围的泥土挖除至露出地基(1);
2)在H型钢支承柱(2)的周围向地基(1)中植入多根基础加强筋(9),并在基础加强筋(9)上绑扎箍筋(10);
3)在H型钢支承柱(2)的第一凹形空间(6)和第二凹形空间(7)内设置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连接在腹板(3)上,第二结构件连接在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之间;
4)在地基(1)顶部支模并浇注混凝土,将基础加强筋(9)及H型钢的下部浇注在一起形成加强墩柱(8);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将挖除的泥土回填平整;
5)在加强墩柱(8)以上的H型钢支承柱(2)的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之间支模并浇注混凝土,从而将H型钢支承柱(2)和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浇注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型钢支承柱的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将H型钢支承柱(2)上需要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的油漆及污渍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81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