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7395.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2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伟;董书滨;张成勇;杨志永;黎景雄;杨永强;李志军;张兆军;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龚慧惠;陈海云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管节 内衬管 密封结构 挤压板 密封件 支撑板 管节 密封单元 封堵板 螺纹件 收容腔 密封 收容 施工 挤压密封件 对称设置 接缝处 可拆卸 穿设 环设 接缝 止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密封两个相邻管节之间的接缝。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包括位于两个管节的接缝处并设于管节内的内衬管及两个密封单元,两个密封单元分别位于内衬管的两端且对称设置;每个密封单元包括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支撑板环设于内衬管的一端,密封件收容于支撑板、内衬管及管节围成的收容腔中,挤压板收容于收容腔中并位于密封件远离内衬管的一侧,封堵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支撑板,螺纹件穿设于封堵板并位于挤压板远离密封件的一侧,以旋转推动挤压板挤压密封件。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使活动的隧道管节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曲线施工、变坡、施工不当等情况会导致混凝土管节之间无法密封、出现缝隙,继而发生渗水、漏水现象。基于顶管法隧道施工的特殊性,混凝土管节需要由始发井一直顶进至预设位置,自施工开始便一直处于动态运动中。常规的注浆密封方式会导致管节与周围空隙填充紧密,造成管节摩擦力增大甚至出现抱死现象而难以顶进施工。另外,在管节接缝处塞入棉纱、灌入聚氨酯的密封方式会在管节一直顶进或水压增大的情况下导致棉纱、聚氨酯脱落,从而失去密封止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能够使活动的隧道管节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用于密封两个相邻管节之间的接缝。所述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管节的接缝处并设于所述管节内的内衬管及两个密封单元,两个所述密封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内衬管的两端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其中,所述支撑板环设于所述内衬管的一端,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内衬管及所述管节围成的收容腔中,所述挤压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位于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衬管的一侧,所述封堵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螺纹件穿设于所述封堵板并位于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以旋转推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密封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两个相邻管节的接缝处的内壁环设一内衬管;在所述内衬管的一端环设一支撑板;在所述内衬管、所述支撑板及所述管节围成的收容腔中放入一密封件;加工一环形的挤压板放入所述收容腔中并放置于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衬管的一侧;加工一环形的封堵板并将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以及将螺纹件穿设于所述封堵板的两侧并旋转所述螺纹件推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密封件。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通过能够随时安装、拆卸的内衬管、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在两个相邻管节的接缝处产生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使活动的隧道管节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管节间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7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