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流体中气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37017.8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阳;孔笋;张小康;赵中会;郑金松;郑毅;李昆;刘世明;白克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郑旭丽;龙洪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流体 气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流体中气体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光以预定入射角入射到棱镜和流体的接触面时,采集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在接触面反射的光的强度;其中,预定入射角大于棱镜—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且小于棱镜—液体的全反射临界角;根据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确定以下至少之一:待测流体中是否存在气体、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的反射原理确定以下至少之一:待测流体中是否存在气体、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简单的实现了流体中气体的实时检测,且不会破坏流体本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检测技术,尤指一种检测流体中气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油藏流体很少以简单的液态和气态形式分布在地下岩石构造内。油藏流体的形成、运移和聚集受到多种不同作用的影响,这也导致了流体组分和分布的复杂性。
井下气体因为高压影响是溶解于原油中的,开采到地面时会因为压力下降而变为伴生气。这些气体对原油开发、产能预测及后续的生产决策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知道气体的含量。目前只能通过取到地层流体样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地层流体中是否有气体以及气体含量,不具备实时特性,程序较为复杂,并且会破坏原油本身的样品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流体中气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简单的实现流体中气体的实时检测,且不会破坏流体本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流体中气体的方法,包括:
当光以预定入射角入射到棱镜和流体的接触面时,采集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在接触面反射的光的强度;其中,预定入射角大于棱镜—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且小于棱镜—液体的全反射临界角;
根据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确定以下至少之一:待测流体中是否存在气体、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确定待测流体中是否存在气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流体中存在气体;
当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测流体中不存在气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在接触面反射的光的强度包括:在预设时间内采集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在接触面反射的每一个通道的光的强度;
所述根据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采集的光的强度确定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在预设时间内采集的第i通道的光的强度的平均值计算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i为1到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i通道的气体含量和相对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对应的气体含量作为所述第i通道所述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所述第i通道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不到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对应的气体含量时,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i通道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i通道的第一相对强度对应的第一气体含量和第二相对强度对应的第二气体含量;其中,所述第一相对强度为所述第i通道的对应关系中比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大的相对强度的最小值,所述第二相对强度所述第i通道的对应关系中比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小的相对强度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强度、所述第二相对强度、所述第一气体含量和所述第二气体含量计算所述待测流体经过流体管线时所述第i通道的相对强度对应的气体含量作为所述第i通道所述待测流体中气体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7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