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36563.X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刚;索桂兰;纪春亮;王建军;柴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1G11/00 | 分类号: | F41G11/00;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引 放气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安装在导引头的壳体(10)上,置于导引头内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1)、气嘴(2)、手柄(4)和充气头(5);
所述外套(1)置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螺纹连接,所述气嘴(2)置于所述外套(1)内,所述气嘴(2)包括堵头段和通气段,所述堵头段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外套(1)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上设有导流槽,所述通气段中部设有气嘴内腔(202);
所述堵头段与通气段之间设有第一台阶(203),所述外套(1)与所述第一台阶(20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套(1)于间隙处设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通气段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圈(6)处设有过气孔(201),所述气嘴内腔(202)、过气孔(201)和导流槽形成充放气通道;
所述手柄(4)与所述气嘴(2)套接,所述充气头(5)置于所述气嘴内腔(202)内,实现抽放气;
还包括螺堵(3),所述螺堵(3)为一侧封闭的筒状结构;
所述筒状结构包括筒壁和封闭端,所述筒壁置于通气段与外侧大内径之间,所述封闭端与所述壳体(10)的端部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包括位于导引头的内腔内侧的内侧大内径段、设于中部的小内径段和设于所述壳体(10)端部外侧大内径段,内侧大内径段和外侧大内径段的内径大于小内径段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密封圈(6)固定在所述第二台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段与所述外套(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的尾部的末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壳体(10)内侧的限位台阶(11)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台阶(1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头(5)与所述气嘴(2)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9)。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引头充放气装置的充放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将螺堵(3)拆下,将手柄(4)固定在气嘴(2)和外套(1)形成的空隙中;
S2顺时针转动手柄(4)带动气嘴(2)相对于外套(1)转动,第一密封圈(6)压缩解除,气嘴(2)上的气嘴内腔(202)、过气孔(201)、间隙和导流槽形成充放气通道打通;
S3将充气头(5)固定在气嘴(2)的尾部;
S4打开与充气头(5)连接的外部真空泵进行抽气;
S5打开与充气头(5)连通的氮气气瓶给导引头内部充气;
S6重复步骤S4和S5,直到导引头内部气体氮气浓度满足要求;
S7逆时针转动手柄(4)带动气嘴(2)相对于外套(1)转动,实现密封;
S8取下手柄(4)和充气头(5),将拆卸下的螺堵(3)重新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65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主动激光探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导弹拦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