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流驱动光催化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6392.0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张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华;张绍良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层 热流 光催化净化装置 光源 驱动 吸附层 可见光催化 空气净化 工厂车间 工作空间 光源间隔 空气通道 富集 微区 家居 污染物 一体化 汽车 应用 | ||
本发明热流驱动光催化净化装置,包括:光源;催化层,所述催化层与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在所述催化层与所述光源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设置在所述催化层上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热流驱动光催化净化装置具有如下优势:一体化实现可见光催化、光生热流驱动和污染物微区富集功能。实施简单、方便。该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空气净化场合,尤其是局域生活工作空间,如家居、医院、办公室、汽车、工厂车间以及学校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化学、材料科学和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由一种由可见光光源、光催化层和空气通道组成的光生热流驱动的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是针对有害气体造成的室内污染,将催化剂成型或负载于特定载体上,用紫外光源照射催化剂。通过风机的作用,使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以特定的速度经过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与有害气体发生化学降解反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优点是自清洁和无二次污染。可单独做成净化设备,亦可与其它功能组件(如活性炭吸附、负离子杀菌、HEPA过滤等)组成高端空气净化器。
目前最常用二氧化钛为光催化材料,由于其在可见光区域无吸收,则只能采用紫外光源进行光催化[记载于:孙振范,李玉光,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2):2173.],如汞灯、近紫外LED或荧光灯的近紫外波段。多用于工业、医疗场所的空气净化消毒。CN2845899Y公开了一种使用纳米二氧化钛净化空气的二氧化钛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由壳体、风扇、紫外光源和净化芯体组成,净化芯体为陶瓷负载二氧化钛,可用于室内、车内等封闭空间除去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CN202463029U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净化抗菌的彩钢板,钢板表面均设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成的涂层,可在紫外线照射一下用于净化空气、杀菌消毒。但该催化体系如用于家庭日常用途,则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眼睛与皮肤收到伤害。紫外线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另外,从能量分布来看,紫外线只占太阳光能量的4%左右,而可见光则占太阳光能量的43%,应在光催化净化空气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促进污染气体在催化剂表面的传质作用,传统的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一般加装风扇驱动空气流动,以加快催化净化作用。CN108361676A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室内照明灯,包括灯架,紫外线灯管,风口上设有风扇驱动。CN207555775U公开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灯,包括底座、光源件和外罩,外罩表面设置有光触媒层,端盖内部设置有电机和叶片驱动。实际使用中则存在风扇噪音问题,解决了一种形式的污染同时却又产生了另一形式的污染。
从催化的角度来看,在污染物较高浓度条件下,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的净化效率较高,在低浓度条件下净化效果则不明显,而一般情况下室内污染物浓度较低[记载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2:3851.]。这样,如何提高在较低浓度下的光催化空气净化效率,或者在催化剂分子附近微区有效富集污染物浓度,便成为光催化净化空气技术实用化的前提和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可见光光源、光催化层和空气通道组成的光生热流驱动的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热流驱动光催化净化装置,包括:光源;催化层,所述催化层与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在所述催化层与所述光源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设置在所述催化层上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光源与所述催化层之间的间距d不小于5mm。
优选地,所述光源与所述催化层之间的间距d为30mm~50mm。
优选地,所述催化层及所述吸附层为多孔结构,孔径不小于100nm。
优选地,所述催化层及所述吸附层在380nm~780nm区间内的平均透光率不小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华;张绍良,未经孟庆华;张绍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6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余热锅炉、脱硝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调温喷氨脱硝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