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36101.8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俊;龚国锋;陈宁贤;李向海;曲江峰;孙百锋;张庆;王旭东;朱林达;朱永盛;李春江;李福友;岳超杰;蔡文焘;张斌;冯文园;郭万良;霍艳雷;常洁;于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混凝土 pk 支架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采用跳仓法对混凝土箱梁进行分节、编号,确定箱梁分节的施工时间及顺序;
S2、施工支架体系,对支架体系中的现浇支架体系和张拉支架体系进行同时施工;
S3、根据箱梁的施工时间及顺序,对箱梁节段进行施工;
所述步骤S2中,支架体系的横桥向为框架式,纵桥向为桁架式;
支架体系的下部设有钻孔桩(6),钻孔桩(6)的上方安装支墩钢管桩,支墩钢管桩的顶部安装横向承重梁(2),横向承重梁(2)的上方设置纵向承重梁(3),箱梁安装在纵向承重梁(3)的上方;
所述支墩钢管桩包括三排细钢管桩(4)和四排粗钢管桩(5),沿横桥向方向两侧各安装一排细钢管桩(4),中间位置安装一排细钢管桩(4),中间的细钢管桩(4)与侧面的钢管桩之间各安装两排粗钢管桩(5);
相邻的支墩钢管桩之间还通过联结系(9)横向联结,所述联结系(9)设置在支墩钢管桩的中上部靠近顶部的位置;
所述粗钢管桩(5)中上部靠近横向承重梁(2)的位置沿横桥向方向开孔,插入带加劲板的箱梁结构作为扁担梁(7),所述扁担梁(7)的两端露出粗钢管桩(5)的部分与横向承重梁(2)之间设有可拆卸支撑件(8);
所述粗钢管桩(5)的顶部穿过横向承重梁(2)和底模顶在箱梁下底板上,桩顶设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与箱梁底板接触,不锈钢板的下方还设有四氟乙烯板;
所述细钢管桩(4)与横向承重梁(2)之间也设有可拆卸支撑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横桥向方向四排粗钢管桩(5)被中间的细钢管桩(4)分为两组,同组的粗钢管桩(5)下方安装有系梁(10),系梁(10)的下方设有钻孔桩(6),每个粗钢管桩(5)都对应设有一根钻孔桩(6),所述粗钢管桩(5)安装在钻孔桩(6)的正上方;
系梁(10)上设有预埋件,粗钢管桩(5)与预埋件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细钢管桩(4)的下方设有一根钻孔桩(6),沿纵桥向方向相邻的细钢管桩(4)的下方设有承台(11),承台(11)设置在钻孔桩(6)的顶部,承台(11)上设有预埋件,所述细钢管桩(4)与预埋件之间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支架体系包括三排细钢管桩(4)和四排粗钢管桩(5)的扁担梁(7)以下的部分、以及横向承重梁(2)和纵向承重梁(3);
所述张拉支架体系包括四排粗钢管桩(5)的扁担梁(7)上方的粗钢管桩(5)、以及联结系(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按照步骤S1中对箱梁梁段(1)的分节、编号和时间节点,按跳仓法施工各箱梁节段,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S301、首先浇筑梁段N19,先浇筑底板混凝土;
S302、分层对称浇筑中腹板和斜底板;
S303、再浇筑翼缘混凝土;
S304、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此施工工况下,由双支架体系中的现浇支架体系承担梁体荷载和施工荷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幅混凝土PK箱梁支架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梁段N19浇筑完成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5、N19梁段浇筑完成后,进行覆盖洒水养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梁段(1)的内模(101)和侧模(102),进行三向预应力张拉,张拉顺序安照由主梁外侧向中心对称张拉;
S306、N19节段砼达一定设计强度后,立即按锚下控制应力的一半张拉顶板、底板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张拉顶底板纵向防裂钢束;
S306、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剩余横向和竖向以及全部横隔板预应力;此施工工况下,由双支架体系中的张拉支架体系承担箱梁张拉后的荷载及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61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混合冷却系统
- 下一篇:桥梁结构物底部防漏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