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三酮的提纯方法以及烯草酮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5581.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冯为林;林洋;李子亮;卢丙增;李涛;郭桂文;李志行;李明;时丕成;张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28 | 分类号: | C07C319/28;C07C323/22;C07C319/20;C07C32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11011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三酮 提纯 方法 以及 烯草酮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三酮的提纯方法以及一种烯草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丙三酮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结构的丙三酮原药与碱性物质在水相中成盐,经第一有机溶剂萃取除杂后,水相酸化、第二次萃取,得式(I)结构的丙三酮。通过所述提纯方法得到的丙三酮制备烯草酮,避免了烯草酮合成中额外杂质的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烯草酮的收率和含量,且提高了烯草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三酮的提纯方法以及烯草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烯草酮,化学名为2-{1-[(3-氯-2-烯丙基)氧]亚胺基丙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是美国Chevron化学公司推出的一种防除阔叶作物中禾本科杂草的广谱芽后除草剂,其对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主要适用于大豆、亚麻、烟草、西瓜等40余种作物的农田除草,可防除稗草等30余种禾本科杂草。
一种烯草酮的合成方法为:以石油醚为溶剂,5-[2-(乙硫基)丙基]-2-丙酰基-3-羟基-2-环己烯-1-酮(简称,丙三酮)和氯代烯丙基氧胺(简称,丙氧胺)为原料,在酮配合物作为稳定剂的条件下低温合成烯草酮,避免了烯草酮因高温分解导致的收率低、含量低的问题。该方法烯草酮收率97%左右,含量95%左右,比传统方法有提升,但是反应要加入酮配合物,有增加额外杂质、成本高等缺点,且产品提取仍然采用较高温度的减压蒸馏,还是会造成烯草酮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烯草酮的工业化制备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将5-[2-(乙硫基)丙基]-2-丙酰基-3-羟基-2-环己烯-1-酮和氯代烯丙基氧胺进行反应生成烯草酮。本发明在不加入催化剂的情况下也能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节省了能源消耗。然而,此方法低温反应活化能较低,需要过量的氯代烯丙基氧胺才能反应完全,过量的氯代烯丙基氧胺会给烯草酮原药引入额外杂质,影响产品含量和降解率,且二氯甲烷作为极性溶剂对烯草酮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三酮的提纯方法以及烯草酮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烯草酮原药含量,且提高烯草酮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式(I)结构的丙三酮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结构的丙三酮原药与碱性物质在水相中成盐,经第一有机溶剂萃取除杂后,水相酸化、第二次萃取,得式(I)结构的丙三酮。
可选的,所述第二次萃取包括:用第二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将有机相二脱溶,得到式(I)结构的丙三酮。
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和第二有机溶剂分别独立的选自于烷烃类、氯代烷烃类或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和第二有机溶剂分别独立的选自于石油醚、正己烷、二氯甲烷或甲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可选的,所述碱性物质为胺类化合物或无机碱。
可选的,所述胺类化合物选自于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一丙胺、二丙胺、三丙胺、一异丙胺、二异丙胺、三异丙胺、一丁胺、二丁胺、三丁胺、一异丁胺、二异丁胺、三异丁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可选的,所述无机碱选自于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式(I)结构的丙三酮与碱性物质成盐的反应温度为15℃~45℃。
可选的,所述式(I)结构的丙三酮盐水溶液酸化的反应温度为15℃~45℃。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烯草酮的制备方法,包括:由上述提纯方法获得式(I)结构的丙三酮,然后将所述式(I)结构的丙三酮与丙氧胺反应,得到式(II)结构的烯草酮,反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5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