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探针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监控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35075.7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郜春海;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监控系统 实时测量 实时客流 乘客 探针 客流 网络运营商 地铁运营 客流信息 客流状态 无线基站 运输效率 运营状态 整体测量 测量点 出入口 探针组 运营商 探测 出行 优化 维护 合作 服务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探针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监控系统和方法,通过探针组探测各出入口的乘客数量和行走方向,以实现对客流密度实时测量,可使得测量点的安装更方便快捷,并且部分区域内可与运营商合作使用网络运营商的设备。并且无线基站的成本低,能降低整体测量系统的安装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对线路的实时测量,能使乘客获取实时的线路客流状态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降低线路的客流压力。地铁运营商可根据实时的客流信息及时的调整线路运营状态,优化乘客的运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探针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监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阶段,迅猛增长的客流需求和有限运输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表现为部分线路高峰时段超负荷运行、车厢拥挤、候车滞留等现象日趋严重,使得乘客吊门、车门故障等现象频发,进而导致网络的可靠性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设施设备功能失效和一些不可预计的外部因素(突发事件、天气影响等)导致列车发生长时间、大面积延误,造成部分车站的客流积压,给网络运营安全带来严重挑战。“大客流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关键风险点。对于线路的实时客流的信息获取能实时监测不同线路区间和站台载客率和拥挤程度。
对网络客流的总体流量和流向的实时监测是制定合理限流策略的关键,目前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虽然可以得到乘客的实时出入站刷卡数据,但由于网络出行路径的多样性和出行过程的动态性,通过AFC刷卡数据无法准确得到实时的断面、上下车和换乘客流信息,更无法精确得到列车、站台、站厅与换乘通道的实时客流量。
公告号为CN 20453948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样本追踪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Wi-Fi传感器采集移动终端MAC地址,以实现某一区域人流数量的统计;但是其只能够获取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内的总人数,不能够进行获取车站各区域的客流密度及乘客流动信息;申请公布号为CN10722092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Wi-Fi信令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动态限流方法,其通过获取开启Wi-Fi的用户移动设备信息,将该数据上传至后台的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结合反馈的信号强弱及离线数据库中各AP的地理位置,获取用户定位数据,并进一步挖掘各车站站台上下行方向候车人数、站台滞留人数和对应的滞站次数,其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处理数据量大,且由于用户设备不同,对信号的反馈也不同,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也会存在信号减弱的问题,导致通过信号强弱获取位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探针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监控系统和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探针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监控系统,包括设于车站各区域出入口的探针组,以及与所述探针组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探针组至少包括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沿各区域出入口的出入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用于分别连接开启无线网络的移动通信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连接移动通信设备的连接时间和数量,得到各区域出入口出入乘客的数量,以获取车站实时客流。
可选的,所述探针组设于车站出入口、候车区域出入口、换乘通道和乘车通道处。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连接移动通信设备的连接时间和数量,得到各区域出入口出入乘客的数量,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的连接时间的先后顺序,得到每个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对应乘客的出入方向,并获取对应的入方向乘客数量和出方向乘客数量。
可选的,并获取对应的入方向乘客数量和出方向乘客数量,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5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