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34727.5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古炳松;刘伏根;李晓辉;张远锋;胡勇;李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64/00;H04B17/3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杨艳;韩丹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r 上行 干扰 波形 定位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其包括:获取MR测量数据,获得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eNB天线到达角以及时间提前量;根据eNB天线到达角以及时间提前量确定用户位置;在地图中设置栅格,建立栅格索引表;根据所述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确定所述用户位置的干扰等级;在所述栅格中对应的位置显示所述用户位置的干扰等级。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基于MR数据的AOA、TADV混合定位算法,并结合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对受干扰用户的位置进行GIS栅格聚类地理化,在地图上实现在无GPS上报信息下的干扰源位置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投入运营的基站中,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严重的上行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
目前受到干扰影响的LTE小区,在定位干扰源的工作上都采用人工凭经验判断的方法,同一个受干扰小区其干扰电平呈现的波形往往都包含了好几种干扰源,令网络优化人员在判断干扰源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上都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干扰源的存在会令无线网络大面积的干扰信号底噪不断抬升,干扰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例如通话断续、上网速度慢、电话打不通、掉话等,加大了运营商网络建设与优化的负担。
目前移动通信网优行业内的干扰定位技术大部分都是处于手工收集测量数据,通过EXCEL宏生成干扰波形,再经过人工判断的方法来定位受干扰小区的干扰类型,人工无法准确判断出具体受到几类干扰源的同时影响,令干扰类型的定位存在较大误差,在排障过程中只能通过对基站每个元器件轮流排查来定位,费时费力。
针对大面积的干扰区域,需要派遣外场测试人员通过扫频仪进行现场扫频,通过现场不断地爬到高层楼宇上对比周围的干扰源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的波动来进行干扰源定位,从发现受干扰小区到干扰源定位排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其基于MR数据的AOA、TADV混合定位算法,并结合用户级的ReceivedIPower,对受干扰用户的位置进行GIS栅格聚类地理化,在地图上实现在无GPS上报信息下的干扰源位置准确定位,精度达到25*25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装置,其基于MR数据的AOA、TADV混合定位算法,并结合用户级的ReceivedIPower,对受干扰用户的位置进行GIS栅格聚类地理化,在地图上实现在无GPS上报信息下的干扰源位置准确定位,精度达到25*25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上述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MR测量数据,从所述MR测量数据中每一条测量报告均获得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eNB天线到达角以及时间提前量;
根据eNB天线到达角以及时间提前量确定用户位置;
在地图中设置栅格,建立栅格索引表,所述栅格索引表包括每个栅格的经度、纬度;
根据所述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确定所述用户位置的干扰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