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刷控制器的防反接、防打火及防漏电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34097.1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栗星星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 集成芯片 无刷控制器 第一开关 栅极连接 防打火 防反接 防漏电 开关管 输出口 电阻 漏极 电路 漏电 电流回路 电源反接 发生故障 负输出端 供电回路 供电模块 使用寿命 下拉接地 有效解决 源极接地 控制器 可关闭 并联 打火 负端 上电 源极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刷控制器的防反接、防打火及防漏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集成芯片IC1和电阻R504,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端,源极直连到地,栅极连接到集成芯片IC1的控制输出口Vout,栅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504下拉接地;所述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三电解电容C3并联;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电源的负输出端,栅极连接到集成芯片IC1的控制输出口Vout。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无刷控制器上电打火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稳定性,当电源反接时,电流回路不通,供电模块不工作,当发生故障时系统可关闭供电回路,防止漏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刷控制器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刷控制器的防反接、防打火及防漏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无刷控制器都是需要电池供电,当电池电压较大,直流无刷控制器在上电的瞬间,由于电流过大,很容易产生火花,出现不同程度的打火放电现象,虽然不会触电,但是长时间的打火会导致电池的接触弹片发黑,接触电阻变大,发热增加,影响性能和使用寿命。打火现象的存在,会使得直流无刷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经常打火接触点会产生积碳,影响产品的接触性能,严重的还会发生燃烧。
在将直流电源输入到直流无刷控制器的时候,为了防止直流电源的两个输入端所连接的电源极性接反,而导致直流无刷控制器器件或线路损坏,会在电源输入端设置一个二极管,以利用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能来保护控制器。这种方法由于二极管连接在主电路上,当直流电源正常工作时,会有电流流过二极管,从而二极管会造成持续的能量损耗,尤其是在主电路支路中流过电流较大时,这一能量损耗将更大,从而降低了电源电能利用效率。
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都是不断电的,即电池和系统电路即使在电子产品关机情形下也是连接的,电池与系统之间不断电会导致电阻产品即使关机的状态下也很可能因为系统漏电而很快将电池电量耗光。
发明内容
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刷控制器的防反接、防打火及防漏电电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无刷控制器的防反接、防打火及防漏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集成芯片IC1和电阻R504,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端,源极直连到地,栅极连接到集成芯片IC1的控制输出口Vout,栅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504下拉接地;
所述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三电解电容C3并联;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到电源的负输出端,栅极连接到集成芯片IC1的控制输出口Vout。
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一电解电容C1,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集成芯片IC1的Vcc接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四电解电容C4,所述第四电解电容C4并联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用于抗电磁干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电阻RS1,所述电阻RS1为电流采样电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保险丝F1。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上述电路有效解决了无刷控制器上电打火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稳定性。
2、上述电路同时又是电源反接保护电路,当电源反接时,电流回路不通,供电模块不工作,能有效保护器件防止损坏和起火。
3、上述电路供电模块受系统控制,当发生故障时系统可关闭供电回路,断开控制系统和电池的连接,防止漏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