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3520.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生;梁广真;张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H01Q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引水孔 套环 堵头 舰载雷达 进水监控 天线罩 腔体 下端 上下浮动 实时监测 竖向通孔 水压作用 透明材料 外界相通 自由下落 管接头 上端 浮标 封堵 进水 上移 连通 水位 相通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时监测进水情况的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其包括由透明材料构成的腔体(2),腔体(2)内设有竖向通孔,通孔下端与一管接头(3)相连,通孔内设有可随水位高低上下浮动的浮标(4),通孔上端与一套环(5)下端相连,套环(5)与至少一横向引水孔(20)一端相通,引水孔(20)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套环(5)内设有堵头(6),当堵头(6)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套环(5)被封堵,通孔与引水孔(20)隔绝,当堵头(6)在通孔内水压作用下上移时,套环(5)被打开,通孔与引水孔(20)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雷达天线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时监测进水情况的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舰载雷达能在恶劣外界环境下全天候正常工作,舰载雷达的天线通常置于密闭的天线罩内,以使天线免受外部灰尘、雨水、盐雾及潮湿气体的侵害。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仍不免有少量水分进入天线罩,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排除,以免影响舰载雷达天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由于舰载雷达天线通常安装在高处,人员很难到达的,维护检修困难。且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罩的进水监控设备,导致不能对舰载雷达天线罩的进水进行监测,也难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降低舰载雷达天线的工作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可实时监测进水情况。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包括可拆式固定于壳体1的腔体2,所述腔体2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腔体2内设有竖向通孔21,所述通孔21下端与一管接头3相连,所述管接头3用于通过软管与天线罩底部排水孔相连,所述通孔21内设有可随水位高低上下浮动的浮标4,所述通孔21上端与一套环5下端相连,所述套环5与至少一横向引水孔20一端相通,所述引水孔20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套环5内设有堵头6,当所述堵头6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套环5被封堵,通孔21与引水孔20隔绝,当堵头6在通孔21内水压作用下上移时,套环5被打开,通孔21与引水孔20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实时监测进水情况:一旦天线罩内部进水,就会通过水管进入腔体2内部,使浮标上浮,观察人员可透过观察窗口即时看到浮标,了解进水情况;
2、自动排水:当进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堵头开启,将水从引水孔自动排出;
3、密封性好:多个O型密封圈的设置,同时配合防水透气膜,保证了良好的密闭性;
4、报警提示:当进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排水的同时还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天线内部已进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舰载雷达天线罩进水监控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套环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防水透气膜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接头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声光报警原理图。
图中,壳体1,腔体2,管接头3,浮标4,套环5,堵头6,弹簧7,第一接线柱10,第二接线柱11,导线12,防水透气膜13,压盖14,第一O型密封圈16,第二O型密封圈17,第三O型密封圈18,第四O型密封圈19,引水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3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