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系统和用于运行雷达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3075.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T.施奈德;J.舍贝尔;F.施瓦陶;S.普罗伊斯勒;H.李;C.舍伊特;M.施文克特;T.巴格多纳特;H.库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斯科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35;G01S13/34;G01S13/8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永杰;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系统 用于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雷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雷达发送单元;至少一个雷达接收单元;中央单元;和用于连接这些单元的玻璃纤维,中央单元包括中央光学发送单元,其这样构造用于提供光学雷达驱动信号,且至少一个雷达发送单元包括光学接收单元和雷达发送器,光学接收单元这样构造用于接收光学雷达驱动信号并变换成电雷达驱动信号并将其提供用于驱动雷达发送器,至少一个雷达接收单元包括雷达接收器、混频器和光学调制单元,混频器这样构造,用于将由雷达接收器所接收的雷达回声信号与电雷达驱动信号混频,且调制单元这样构造用于将经混频的信号调制成光学雷达驱动信号并且输入耦合到至少一个玻璃纤维中,且中央单元评估经调制的信号。本发明还涉及所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系统和用于运行雷达系统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雷达系统的中央单元、雷达发送单元和雷达接收单元。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的被动安全系统(passive Sicherheitssysteme)的范围内,以及针对在4和5级中的自主行驶,不仅为了保护乘客而且也为了保护其他交通参与者,交通参与者可区分性是有特殊意义的。为此,需要安全的环境检测(Umfelderfassung)。为了保障(garantieren)这点,必须以尽可能高的分辨率来在所有三个空间维度中检测该机动车的环境。现代的相机系统和LIDAR系统能够保证该环境检测,然而在其质量方面受影响或者在差的能见度情况下、例如在雾、雪或黑暗情况下完全失灵。相反,雷达传感器不受到所述限制,然而必须为了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而在具有多个传感器的阵列中布置。
此外,在这样的阵列中的各个传感器必须关于其发送和接收时间被同步。这样的同步在技术上是极其高要求的。因此有利的是,各个雷达传感器是尽可能地小、简单、灵活、容错、鲁棒性和廉价的。为此目的应该在该雷达传感器自身上安置(verbauen)尽可能少的电子装置,并且数字的数据处理应该中央地在中央控制单元之内发生。
然而,在这种目标设定中有问题的是,各个雷达传感器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传输。因此,待传输的(zu übertragene)信号的频率在所选的78GHz的雷达载波频率情况下例如为约19.5GHz。这样的信号的电传输于是可能引起多个dB的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技术问题:创建一种雷达系统和用于运行雷达系统的方法,在所述雷达系统和用于运行雷达系统的方法的情况下,信号传输被改善。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雷达系统和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方法来解决该技术任务。
尤其是,创建一种雷达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雷达发送单元、至少一个雷达接收单元、中央单元和至少一个玻璃纤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雷达发送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雷达接收单元至少逐段地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玻璃纤维来与所述中央单元连接,其中所述中央单元包括中央光学发送单元,所述中央光学发送单元这样构造,用于提供光学雷达驱动信号并且将所述光学雷达驱动信号输入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玻璃纤维中,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雷达发送单元包括光学接收单元和雷达发送器,其中所述光学接收单元这样构造,用于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玻璃纤维来接收所述光学雷达驱动信号并且将所述光学雷达驱动信号变换成电雷达驱动信号并且将所述电雷达驱动信号提供用于驱动所述雷达发送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雷达接收单元包括雷达接收器、混频器和光学调制单元,其中所述混频器这样构造,用于将由所述雷达接收器所接收的雷达回声信号与所述电雷达驱动信号混频,并且其中所述调制单元这样构造,用于将经混频的信号调制到光学雷达驱动信号上(aufmodulieren…auf)并且输入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玻璃纤维中,并且其中所述中央单元此外包括中央光学接收单元和评估单元,其中所述评估单元这样构造,用于评估由所述中央光学接收单元所接收的经调制的信号并且输出由此所推导出的雷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斯科雅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斯科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3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