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端部防渗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2467.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窦铁生;程冰清;赵丽君;夏世法;张家宏;董晓农;王荣鲁;李萌;李秀琳;吕艺生;张大成;张海鹏;刘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碳纤维层 玻璃纤维层 多层 环向 补强加固 防渗结构 不锈钢 防渗 不锈钢胀圈 端部加固 环氧砂浆 环氧涂层 组合结构 不导电 插口端 承口端 非导电 管端部 水密性 电偶 钢件 内衬 粘贴 加工 腐蚀 | ||
1.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端部防渗结构,包括: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玻璃纤维层、碳纤维层、不锈钢胀圈和YEC环氧涂层,所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插口端固定有插口钢环,插口钢环上的凹槽内固定有橡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承口端和插口端内侧都设置有不锈钢膨圈,不锈钢膨圈的内侧都设置有环氧砂浆涂层,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内侧首先设置一层环向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上粘贴多层环向和纵向组合的碳纤维层,多层纵向的碳纤维层的内侧设置有多层环向的碳纤维层,多层环向的碳纤维层的内侧设置有YEC环氧涂层;多层环向和纵向组合的碳纤维层端部通过所述不锈钢胀圈紧密压实在管道上,碳纤维层与不锈钢胀圈之间设置有另一层玻璃纤维层,承插口连接处的凹槽设置有环氧砂浆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端部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内设置有钢筒,管芯混凝土外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丝的外侧设置有砂浆保护层。
3.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端部防渗结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砂轮锯切除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端钢筒内侧管芯混凝土层至钢筒;
2)承口端切除范围为沿口端轴向长度120mm,插口端切除范围为沿口端轴向长度120mm,切割面需打磨平整;在插口端和承口端的切口位置采用环氧砂浆涂层沿切割面修复为1:1的坡度;
3)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基面处理包括对所有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便安装碳纤维层和端部防渗结构;
4)将切除区域清理干净,并对端部钢环表面用打磨或者喷砂处理,直至钢环表面全部为白色金属色泽为止;
5)在所有基面上涂底漆,填充混凝土中的所有表面空隙,钢环表面涂刷均匀;
6)安装一层玻璃纤维层,由管芯混凝土延伸至已经处理好的钢环表面,覆盖管道两端接点凹槽内的所有外露钢表面,以避免后续碳纤维层接触到钢环;
7)玻璃纤维层表面指干后,按照加固管体碳纤维层的结构型式,由管芯混凝土延伸至玻璃纤维层表面;
8)在安装不锈钢胀圈位置碳纤维层表面粘贴一层玻璃纤维层,其宽度至少比不锈钢胀圈宽50mm,且不超过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端部界限,以防止碳纤维层接触到不锈钢胀圈;
9)采用浸渍环氧树脂填充所有接点凹槽,然后在钢件端部设置模板,采用环氧砂浆涂层填平端部并达到与两侧管道表面齐平;
10)用环氧砂浆涂层填满承插口位置的缝隙,施工时必须保持施工基面干燥;
11)在碳纤维层补强加固PCCP管端部防渗组合结构表面刮涂2mm厚的YEC环氧涂层,对防渗组合结构进行防护,YEC环氧涂层与基面粘贴强度≧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