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2441.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3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强;牛志伟;陈军明;黄广;倪俊;赵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5/00 | 分类号: | B65B6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厉田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瓶 全自动 包装 方法 | ||
1.一种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对接的塑托膜牵引输送线(1)、装盒输送线(2)和装箱输送线(3),塑托膜牵引输送线(1)上设置有塑托膜进模工位(101)、加热工位(102)、成型工位(103)、前牵引工位(104)、药瓶进料工位(105)、后牵引工位(106)、热封工位(107)和冲裁工位(108),装盒输送线(2)上设置有进塑托工位(201)、加说明书工位(202)、装盒工位(203)、制码工位(204)和裹覆工位(20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塑托膜由塑托膜进模工位(101)在塑托膜牵引输送线(1)上输送至加热工位(102);
S2:在加热工位(102)处对塑托膜进行加热软化;
S3:软化后的塑托膜由牵引输送线(1)继续输送至成型工位(103);
S4:在成型工位(103)对软化后的塑托膜进行成型,成型出与药瓶形状匹配的塑托;
S5:由前牵引工位(104)对塑托进行牵引并输送至药瓶进料工位(105);
S6:在药瓶进料工位(105)进行药瓶进料,使药瓶装入塑托中;
S7:由后牵引工位(106)对装有药瓶的塑托继续牵引并输送至热封工位(107);
S8:在热封工位(107)对装有药瓶的塑托进行热封;
S9:热封后的塑托在塑托膜牵引输送线(1)上输送至冲裁工位(108);
S10:在冲裁工位(108)进行冲裁形成预定规格的单元塑托;
S11:各单元塑托由进塑托工位(201)输送进入装盒输送线(2)并由装盒输送线(2)输送至加说明书工位(202);
S12:在加说明书工位(202)进行加说明书并由装盒输送线(2)输送至装盒工位(203);
S13:在装盒工位(203)将塑托进行装盒并由装盒输送线(2)输送至制码工位(204);
S14:在制码工位(204)对盒体进行喷码并由装盒输送线(2)输送至裹覆工位(205);
S15:在裹覆工位(205)进行裹包或裹条并由装盒输送线(2)输送至装箱输送线(3);
S16:在装箱输送线(3)上进行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牵引工位(104)和药瓶进料工位(105)之间设置成型检测工位(109),在成型检测工位(109)对塑托进行检测,在药瓶进料工位(105)和后牵引工位(106)之间设置装料检测工位(1011),在装料检测工位(1011)对塑托进行检测,在进塑托工位(201)设置前设置剔废工位(1012)和边料粉碎工位(1013),前序检测合格塑托由进塑托工位(201)继续输送,前序检测不合格塑托由剔废工位(1012)剔废,前序冲裁形成的边料由边料粉碎工位(1013)接收进行粉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检测工位(109)与药瓶进料工位(105)之间设置缓冲工位(1014),在缓冲工位(1014)对塑托进行缓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瓶进料工位(105)上设置有分别与塑托膜牵引输送线(1)对接的预灌针进料输送线(1051)、西林瓶进料输送线(1052)和安瓿瓶进料输送线(10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瓶全自动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灌针进料输送线(1051)上设置有预灌针加料工位(10511)、缓存工位(10512)、预灌针贴标工位(10513)、脱巢工位(10514)和预灌针无菌联动线工位(10515),预灌针在预灌针进料输送线(1051)上由预灌针加料工位(10511)依次输送至缓存工位(10512)、预灌针贴标工位(10513)、脱巢工位(10514)和预灌针无菌联动线工位(10515),由预灌针无菌联动线工位(10515)输出装入缓冲工位(1014)输送过来的塑托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4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