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方法与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9096.8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骏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3 | 分类号: | H04N21/2343;H04N21/234;H04N21/4402;H04N21/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李海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优化 视频 播放 流畅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系统,包括云端编码器与播放器,所述云端编码器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媒体数据输入区、初始化云端编码器、跳帧缓冲区与发送码流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系统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播放端网络状态,云端编码器丢弃少量前向参考帧,可有效降低码率,不增加额外的播放时延但能改善播放流畅度,播放器端的缓冲区大小可以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时向编码端传递真实的网络状态,结合调整与云端编码器跳帧的方法,可有效避免过度跳帧导致的画面质量下降,及缓冲区过度扩大导致的播放时延,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媒体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多媒体进入产业化阶段,WLAN、蓝牙及4G技术已能够提供基本的带宽来满足各种多媒体及实时视频传输应用的需求,现有的方法中通过网络发送模块对视频流媒体数据进行时间重要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出重要编码帧,优先向接收端发送重要编码帧,该方法在互联网应用中会遇到在服务器单侧进行网络延迟分析不准确,或需要接收端及时返回丢包情况这种比较苛刻的要求,从而会降低适用性和有效性;另一种方式是根据当前网路状态调整播放缓冲区,在控制播放延时上有一定效果,但仅调整播放缓冲区的方法,无法降低当前码流对带宽的要求,当网络拥塞或抖动严重时不能改善播放流畅度及画面质量。
现有的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方法与系统,在使用时增加额外的播放时延并且播放流畅度较差,对于播放过程中的网络状态不能够及时向编码端传递,产生过度跳帧导致的画面质量下降的现象,以及缓冲区过度扩大导致的播放时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方法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增加额外的播放时延并且播放流畅度较差,对于播放过程中的网络状态不能够及时向编码端传递,产生过度跳帧导致的画面质量下降的现象和缓冲区过度扩大导致的播放时延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系统,包括云端编码器与播放器,所述云端编码器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媒体数据输入区、初始化云端编码器、跳帧缓冲区与发送码流区,所述播放器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媒体数据输入区、初始化播放端缓冲区、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与扩大缓冲区。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跳帧缓冲区的内部设置有I帧与P帧,所述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包括接收端自适应缓冲区,所述接收端自适应缓冲区的信号端口与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的信号端口相连接,所述发送码流区包括信道,所述发送端跳帧缓冲区与接收端自适应缓冲区之间通过信道传递I帧与P帧的序列信号。
优选的,所述I帧不参考任何帧,所述P帧只参考位于P帧前面的I帧或P帧,所述发送端跳帧缓冲区的一个帧组最多丢弃3~5个P帧。
优选的,所述跳帧缓冲区包括发送端跳帧缓冲区,所述初始化云端编码器与发送端跳帧缓冲区之间设置有码流。
优选的,所述初始化云端编码器采用I帧与P帧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述初始化云端编码器与发送端跳帧缓冲区之间通过码流传递I帧与P帧的序列信号。
优选的,所述二号媒体数据输入区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初始化播放端缓冲区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初始化播放缓冲区的信号输出端口与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媒体数据输入区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初始化云端编码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包括缓冲区数据D、阈值T与缓冲区大小t,所述缓冲区数据D包括缓冲区数据下限Tmin,所述扩大缓冲区的信号端口与监测播放端自适应缓冲区的信号端口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衡及优化视频播放流畅度和时延的系统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骏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骏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9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