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新拌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8829.6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生;周样梅;刘翔宇;郭煜诚;严久鑫;陈鑫冰;徐之山;时方鸣;陈豪;张莉;刘本琳;吴守荣;石博文;徐圣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55 | 分类号: | C01B32/55;C04B28/04;B28C7/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颗粒 吸收 新拌混凝土 水化产物 搅拌磨 二氧化碳 湿磨 沉积 混凝土 纳米碳酸钙颗粒 水泥颗粒表面 混凝土浆体 纳米碳酸钙 搅拌装置 颗粒表面 生产效率 水泥浆体 水泥水化 速度降低 新鲜表面 拌制 碳化 融为一体 剥离 引入 暴露 | ||
1.一种提升新拌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的搅拌工艺中引入搅拌磨装置,搅拌磨装置用于对水泥浆体进行研磨,并通入CO2气体,实现水泥浆体对CO2的封存和固化;通过将水泥浆体中的水泥颗粒表面生成并沉积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及时剥离,使水泥颗粒不断暴露出新鲜表面;且研磨作用能将水泥颗粒团聚物以及纳米碳酸钙颗粒与水泥颗粒的团聚物及时打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拌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磨装置,包括壳体(10),其壳体(10)一端为敞口,另一端为出料口(30),且安装有将壳体(10)内部分为搅拌仓(12)和储料仓(13)的隔板(11);位于所述隔板(11)上部的壳体(10)上设有进气口(15),所述进气口(15)上设有单向阀(16);所述搅拌仓(12)内放置有若干个钢珠(14);
所述隔板(11)上设有若干个孔隙,且孔隙直径小于搅拌仓(12)内钢珠(14)的直径,以防止钢珠(14)漏入储料仓(13)内;
还包括用于封闭壳体(10)敞口的顶盖(20),所述顶盖(20)上设有与壳体(10)内部连通的进水口(17)和水泥进料口(18),以及用于检测壳体(10)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计(19);所述顶盖(20)上安装有搅拌电机(40),以及安装在电机(40)上的螺旋叶片(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拌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珠(14)为大小不等直径的钢珠(14),且所述隔板(11)上孔隙直径小于搅拌仓(12)内最小钢珠(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新拌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引入搅拌磨装置,是指通过搅拌磨装置按照水泥和水的配比制备并研磨成水泥浆体,并向水泥浆体中充入CO2气体,水泥浆体对CO2封存和固化后,流入混泥土搅拌机中和骨料以及矿物掺和料拌制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性能参数:根据混泥土搅拌机性能参数确定搅拌机的单锅搅拌量和搅拌时间T,再由单锅搅拌量根据混凝土配比确定每锅水泥用量M,以及每锅浆体的CO2吸收量
;
2)进料:通过搅拌磨装置的水泥进料口(18)加入质量M的水泥,按比例从进水口(17)加入水,同时启动搅拌电机(40),拌制水泥浆体;
3)通气:在开始搅拌的同时将预先储存的CO2气体通过进气口(15)通入搅拌仓(12)内,利用二氧化碳浓度计记录搅拌仓(12)内的CO2气体浓度,并维持CO2气体浓度;
4)搅拌:持续搅拌,吸收过CO2气体的水泥浆体通过隔板(11)流入储料仓(13),搅拌过程中,每隔研磨时间
5)出料:每隔搅拌时间T打开储料仓(13)出料口,将水泥浆体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从而与进料同步,循环生产;
6)拌制混凝土:利用混泥土搅拌机,再按比例加入骨料以及其它混泥土用料拌制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88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AOD渣固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