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验室X光源的组合毛细管X光会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28104.7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1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鹏;孙天希;刘志国;尚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辐射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21K1/06 | 分类号: | G21K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苗艳荣 |
| 地址: | 10087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验室 光源 组合 毛细管 会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验室X光源的组合毛细管X光会聚系统,包括X射线光源、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锥形单毛细管X管透镜和调节架。X射线光源位于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的前焦点处,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出口端位于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后焦点处。X射线光源焦斑中心,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中轴线和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中轴线,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两个透镜准直采用与其相连接的调节架调节。本发明通过组合透镜的方式,把通常只能用于同步辐射X射线光源的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应用于常规实验X射线光源,通过组合透镜能够在实验室获得微米级乃至亚微米级微焦斑,为在实验室开展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提供了硬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会聚X射线的光学器件。
背景技术
原位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是X射线光谱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广泛应用于环境、考古、地学、生物医学、刑侦、材料以及工业控制等研究领域。原位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得高强度的X光微焦斑。在各种X射线会聚器件中,毛细管X光透镜以其制作简单,价格低,物理强度高,广泛用于实验室X光管和同步辐射光源的X光聚焦。毛细管X光透镜主要分为两类:单毛细管X光透镜和多毛细管X光透镜。其中多毛细管X光透镜能够会聚发散的实验室X光或准平的同步辐射X光至几十微米,并获得103量级的光强增益。单毛细管X光透镜能够获得更小的会聚焦斑,能够达到微米乃至几十纳米。但是单毛细管X光透镜一般用于同步辐射光源,同步辐射光源为大型科学装置,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如何把单毛细管X光透镜用于普通实验室X光源,对于原位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实验室X光源的组合毛细管X光会聚系统用于获得用于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的微焦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会聚X 射线光学系统,能够用于实现毛细管X光透镜会聚常规实验室X光源获得微焦斑。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实验室X光源的组合毛细管X光会聚系统,包括:
X光源,用于产生X射线;
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用于接收X光源发出发散X射线,将接收到的发散X光束转化成发散度很小的会聚光束;
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用于接收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发出的微会聚光束,并把此光束进一步压缩得到用于原位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的微焦斑;
调节架,两个调节架分别安装在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下侧或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下侧,用于组合毛细管X光会聚系统的光路准直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X光源为铁,铜或钼靶X光源,光源焦斑形状为点状。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X光源位于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前焦点处,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位于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之后,且X光源焦斑中心、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中轴线和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中轴线三者位于同一直线。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为硅酸盐玻璃或铅玻璃材质。
优选的是,毛细管X光微会聚透镜由30-100万根单通道玻璃毛细管组成。
优选的是,毛细管X光会聚透镜入口端直径Din和出口端直径Dout范围8-30mm,长度范围L为40-100cm。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锥形单毛细管X光透镜入口端直径din大于出口端直径d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辐射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市辐射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8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