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7963.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33/26;C08L51/06;C08L23/08;C08L23/06;C08K3/36;C08K3/26;C08K5/098;C08K5/134;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消毒 耐高温 吸塑盒 盒盖 盒体 变形 聚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食品包装要求 聚丙烯酰胺 聚乙烯蜡 使用寿命 丙烯 共聚物 抗氧剂 收缩率 重量份 卷边 乙烯 无毒 生产 卫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及生产方法,其中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盒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85~95份、聚丙烯酰胺14~18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8份、乙烯‑丙烯的共聚物16~19份、纳米二氧化硅12~17份、抗氧剂2.5~3.5份、聚乙烯蜡2~4.5份。本发明的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耐高温,可蒸汽消毒,不容易变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收缩率低,不容易出现卷边变形;卫生,无毒,能够满足食品包装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吸塑盒是采用吸塑工艺生产出的塑料制品,大量用于生活,生产中,具有重量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但是,传统的吸塑盒由塑料片材通过真空吸塑而成,不耐高温,蒸汽消毒时容易变形,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低,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收缩率高,容易卷边变形;不能满足食品卫生要求,有害物质含量高。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及生产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及生产方法。本发明的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耐高温,可蒸汽消毒,不容易变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收缩率低,不容易出现卷边变形;卫生,无毒,能够满足食品包装要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盒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85~95份、聚丙烯酰胺14~18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8份、乙烯-丙烯的共聚物16~19份、纳米二氧化硅12~17份、抗氧剂2.5~3.5份、聚乙烯蜡2~4.5份。
本发明的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耐高温,可蒸汽消毒,不容易变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收缩率低,不容易出现卷边变形;卫生,无毒,能够满足食品包装要求。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0份、聚丙烯酰胺1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7.5份、乙烯-丙烯的共聚物17份、纳米二氧化硅15.5份、抗氧剂2.8份、聚乙烯蜡3.5份。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88份、聚丙烯酰胺13.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6份、乙烯-丙烯的共聚物18.5份、纳米二氧化硅16.2份、抗氧剂3.1份、聚乙烯蜡3.8份。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成核剂3~4.5份。
优选的,所述成核剂为纳米碳酸钙与β晶型聚烯烃复合成核剂。
优选的,所述纳米碳酸钙与β晶型聚烯烃复合成核剂中纳米碳酸钙与β晶型聚烯烃的质量比为1:1.4~1.8。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硬脂酸钙1.2~2.5份、硬脂酸锌1.5~2.8份。
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接枝率为1~1.5%。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厚度为1.5~3mm。
优选的,所述盒盖的厚度为1~2mm。
本发明还一种可蒸汽消毒耐高温吸塑盒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所述盒体和盒盖的原料组成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B、将步骤A所称取的原料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再加入成核剂、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80℃混合15~20min后,直接投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进行混炼、造粒得到吸塑盒材料母粒;
C、将步骤B所得到的吸塑盒材料母粒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或压延机中,挤出成型或压延成型得到吸塑盒用片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