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27785.5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贝贝;王坤;刘为明;张华礼;李玉飞;汪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11;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赵红欣;李斌 |
| 地址: | 61050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孔 参数优化 酸岩反应 水平井 分段 产气剖面 渗透率 优化 酸化 压差 孔隙度数据 产量数据 气井产能 气井生产 油气开采 有效地 改造 均衡 开发 | ||
1.一种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能有效均衡吸酸剖面以及产气剖面,所述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A)水平井进行分段,并获得每段的渗透率,孔隙度数据;
(B)根据水平井各段渗透率数据,在注入酸时获取各射孔段的产气剖面以及各个层段的压差;
(C)根据产量以及压差参数进行射孔参数的优化;
(D)选择3组酸化后的渗透率分布方案;
(E)利用3组渗透率分布方案,分别求出各个层段的产气剖面,优化出渗透率分布方案;
(F)射孔参数优化;根据各个层段的酸液用量数据、压差分布以及原始渗透率的分布,计算出各个层段的孔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在射孔孔密为16孔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个层段的产气剖面,判断出哪种方案使得产气剖面更均匀;具体包括:
(E1)通过酸化后的渗透率分布,求取酸化后的孔隙度,以及酸岩反应时间和酸液穿透距离,求出酸液的溶蚀体积;最终求取出酸液用量;
(E2)为了表征岩石溶解导致的孔隙介质中的物性改变,利用下式确定酸化后的孔隙度
式中:k——岩石酸化过后的渗透率,mD;
——岩石酸化过后的孔隙度;
(E3)利用酸液反应速率方程公式求取酸化过程中酸液完全反应时所需的反应时间;
式中:C——酸液浓度,mol/L;
J——酸岩反应速率,mol/(cm2s);
V0——酸液体积,L;
S——圆盘的表面积,cm2;
t——酸岩反应时间,s;
为求取酸液用量,利用迭代法进行求解;其中,酸液用量V1;
(E4)利用公式求解出碳酸盐岩酸化过程中蚓孔等效半径,为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
式中:b——实验常数,通过实验获取;
M——岩石的摩尔质量;kg/mol;
df——蚓孔的分形维数;
D——扩散常数;
q——酸液注入速度或排量,m/s;
ρ——岩石的密度,kg/m3;
α——溶解系数,g/mol;
(E5)对在酸液完全反应t时间内酸液作用距离范围内孔隙度的变化,等于酸岩反应溶蚀的岩石体积为
式中:L——水平井长度,m;
(E6)利用溶解系数求取酸液用量
V=V岩石/X20
式中:V——求取的酸液用量,L;
X20——体积溶解力;
将酸液用量V1与求取的酸液用量V进行对比,当误差小于0.005,酸液用量是最终求取结果。
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搭载实现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的控制器。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气藏水平井分段射孔及酸化改造参数优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7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