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解锁、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27783.6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彦斌;刘倩;黄怡菲;董浩;丁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锁 录入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解锁、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若所述目标图像满足解锁标准条件,则查找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相匹配的特征底库;所述场景类型为拍摄目标图像的场景,特征底库中包括目标对象进行人脸检测之后的特征信息和特征信息的场景属性标签;若查找到所述特征底库,且所述特征底库中所包含的场景类型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相同,则基于所述特征底库和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是否执行解锁操作,本发明缓解了现有的人脸解锁方案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干扰导致解锁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脸解锁、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解锁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脸解锁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夜晚或者暗光等和正常光差异比较的场景下,解锁时间往往会变的很长或者无法解锁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解锁方案在这种场景下拍摄到的图片质量和正常光差异较大,和正常光条件下录制的底库特征差异比较大通过率过低引起。为了提高拍摄的图片质量,很多电子设备终端会在这些暗光或者夜视等特殊场景配备补光灯或者红外灯等补光设备进行补光操作。即使进行了补光,在这种场景下拍摄出来的图像帧往往和正常光环境拍摄的特征差异还是比较大。
当前大多人脸识别方案都是采用单一模型单一阀值尽量去覆盖所有场景,但是这样往往会牺牲模型在特定场景模型识别率来换取其他场景的成功率模型,而且也使得训练模型的难度变得比较大。最终模型的表现也不是特别优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解锁、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缓解现有的人脸解锁方案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干扰导致解锁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解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若所述目标图像满足解锁标准条件,则查找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相匹配的特征底库;所述特征底库中包括目标对象进行人脸检测之后的特征信息和特征信息的场景属性标签;若查找到所述特征底库,且所述特征底库中所包含的场景类型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相同,则基于所述特征底库和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是否执行解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查找到所述特征底库,且所述特征底库中所包含的场景类型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不相同,则检测所述目标图像是否满足底库录入标准;若满足,则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所属场景类型的特征底库。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所属场景类型的特征底库包括:将所述目标图像的特征信息及其对应的场景属性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图像所属场景类型的特征底库,其中,所述场景属性标签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图像不满足所述底库录入标准,向用户返回解锁失败的解锁比对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查找到所述特征底库,则将所述目标图像与默认底库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执行检测所述目标图像是否满足所述底库录入标准的步骤。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所述目标图像是否满足所述解锁标准条件:通过预设模型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若所述检测结果满足所述解锁标准条件,则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满足所述解锁标准条件。
进一步地,通过预设模型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包括:查找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场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模型;若查找到所述相匹配的处理模型,则将所述相匹配的处理模型作为所述预设模型,并利用所述相匹配的处理模型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检测;若未查找到所述相匹配的处理模型,则将默认处理模型作为所述预设模型,并利用所述默认处理模型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待录入底库中的待录入图像,并确定所述待录入图像的场景属性标签;基于所述场景属性标签确定相匹配的处理模型;基于所述相匹配的处理模型对所述待录入图像进行处理,以根据第一处理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待录入图像添加至所述特征底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