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7281.3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举;曾尔阳;时志杰;戴斌;胡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世科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1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节能控制 室内 室内温度控制 微粒群算法 电价时段 主机 室内温度信息 温度控制序列 节能效果好 空调主机 数据基础 温度预测 优化控制 主机监测 算法 网站 预冷 楼宇 录入 服务器 自动化 分析 天气预报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楼控主机用于监测室内温度以及对空调主机的控制,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服务器的作用包括:接收楼控主机监测的室内温度信息;从天气预报网站获取24小时的温度预测信息;录入楼宇温度期望值及算法相关参数值;在以上数据基础上利用微粒群算法分析获得最优室内温度控制序列Tin*;微粒群算法分析获得最优室内温度控制序列Tin*的原则是,低电价时段降低室内温度,对室内进行预冷;高电价时段在容许的范围内提高室内温度;下发温度控制序列Tin*给楼控主机。本发明的节能控制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楼宇自动化控制是指将楼宇中如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的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监控,通过设置楼宇自控DDC、变频器、继电器、相应的传感器、行程开关、光电控制等,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和检测,并通过线路返回控制机房的中心电脑,由电脑得出分析结果,再返回到设备终端进行调解。
专利号为CN201720976002.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于控制柜本体内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的一侧设有驱动散热风扇启闭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对点动开关进行按压的动力组件以及对控制柜本体内部温度进行检测的无线测温探头,所述动力组件与无线测温探头之间连接有接受温度信号并控制动力组件按压点动开关的PLC组件。这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根据控制柜本体内的温度情况实时进行排热作业,降低控制系统的使用风险,提高安全性能。
现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工程师根据可能的应用场景设计控制策略,并手工编写代码实现这些策略。由于建造过程中,工程师无法确定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特点,能够考虑的应用场景只是一个粗糙的设想,不能为各种设备故障备足预案。这导致大楼投用后需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反复修改控制程序,而手工修改常常造成补丁上打补丁、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许多项目在花费了大量调试成本后达不到用户期望,最后还是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
据统计,各系统不正确的运行方式和设备故障是造成建筑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如照明系统区域灯光全开、全关管理方式具有很大节能空间;中央空调系统冷冻主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随之加载或减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却不能随负载变化做出相应调节,存在很大的浪费。目前建筑节能应用中,解决方案大多只实现了现场数据的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统计和数据展现,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应用。依靠人员经验的运行管理方式,往往受限于管理人员经验水平,运行方式的调整也会使得建筑物管理决策者陷入运行能效与人力成本之间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楼控主机和优化控制服务器,楼控主机用于监测室内温度以及对空调主机的控制,优化控制服务器作用包括:
101)接收楼控主机监测的室内温度信息;
102)从天气预报网站获取24小时的温度预测信息;
103)录入楼宇温度期望值及算法相关参数值;
104)在以上数据基础上利用微粒群算法分析获得最优室内温度控制序列 Tin*;微粒群算法分析获得最优室内温度控制序列Tin*的原则是,低电价时段降低室内温度,对室内进行预冷;高电价时段在容许的范围内提高室内温度;
105)下发温度控制序列Tin*给楼控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立与PLC通信的方法
- 下一篇:联合冲剪机的自主故障识别及警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