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7107.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高健;戴煜;胡祥龙;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风 热风输出管 输入管 降温系统 热处理炉 监测 风量传感器 冷风流量 温度监测 热风 外部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吸热 降温过程 精准控制 快冷风机 冷风压力 热风流量 热风压力 进口处 控流阀 导通 冷却 出口 输出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温系统,包括用于冷却用风输入的冷风输入管与吸热后热风输出的热风输出管,所述冷风输入管进口处设置有快冷风机,所述冷风输入管出口与外部热处理炉连接,所述热风输出管进口与外部热处理炉连接,所述热风输出管出口与外部相导通,其中,所述冷风输入管上连接有用于冷风温度监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冷风压力监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冷风流量监测的第一风量传感器及用于冷风流量控制的第一控流阀;所述热风输出管上连接有用于热风温度监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热风压力监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用于热风流量监测的第二风量传感器。该降温系统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热处理炉降温过程的精准控制,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热处理一般需要专门的热处理炉进行。目前而言,热处理炉一般包括真空热处理炉与非真空热处理炉,对于非真空热处理炉而言,由于现有非真空热处理炉结构设计的局限性,现有所有的非真空热处理炉往往都无法有效控制降温速率,通常都是自然降温,或者开快冷直接降温,降温速率不能调节,更加无法根据不同的产品所需不同工艺曲线执行,如此,极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降温系统,该降温系统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热处理炉降温过程的精准控制,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一种降温系统,包括用于冷却用风输入的冷风输入管与吸热后热风输出的热风输出管,所述冷风输入管进口处设置有快冷风机,所述冷风输入管出口与外部热处理炉连接,所述热风输出管进口与外部热处理炉连接,所述热风输出管出口与外部相导通,其中,
所述冷风输入管上连接有用于冷风温度监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冷风压力监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冷风流量监测的第一风量传感器及用于冷风流量控制的第一控流阀;
所述热风输出管上连接有用于热风温度监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热风压力监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用于热风流量监测的第二风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快冷风机为变频快冷风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流阀为气动对夹式蝶阀。
优选地,所述冷风输入管出口与外部热处理炉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分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上设置有第三风量传感器与第二控流阀。
优选地,所述热风输出管进口与外部热处理炉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二分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管上设置有风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该降温系统可以精确控制产品的降温速率且能保持高动态均温性,尤其适用于对产品需要精确控制降温速率的热处理炉,本发明可根据规定工艺曲线降温,从而实现产品预期的形状、尺寸及性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降温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冲击CrMo合金钢锻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台车式铝合金时效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