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6818.4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缪石雄;肖桂莉;胡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石雄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 地址: | 72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萎凋槽 热风 摊晾 萎凋 车间 制备工艺 发酵茶 冷风吹 微发酵 烘干 白茶 果香 绿茶 种花 茶叶外形 传统工艺 营养物质 自然摊晾 烘干机 复烘 冷风 揉捻 杀青 摊凉 置入 香气 制备 口味 抛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包括以下步骤:S100:选择原料;S200:选择制备车间放置的萎凋槽环境;S300:自然萎凋;所述自然萎凋包括以下步骤:S301:将茶叶自然摊晾1‑3h,将15‑20℃的冷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热风吹0.5‑1.5h,S302:将30‑33℃的热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冷风吹0.5‑1.5h,S303:停止通入热风,将茶叶摊凉静放置0.5‑1.5h,S304:将28‑32℃的热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冷风吹1.5‑2.5h;S400:烘干;将茶叶置入烘干机中进行第一次烘干;S500:复烘。本发明抛弃了传统工艺中的杀青、揉捻环境,通过自然萎凋、原料严格选择来确保茶叶的口味以及营养物质、茶叶外形、香气、汤底、滋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
背景技术
中国目前的传统微发酵茶以及不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1、晾青1—2小时;
2、滚筒热杀青机,杀青温度220—320度;
3、揉捻机造型揉捻成条状、扁条、细条形等;
4、初烘干失水量为60%,烘干温度为120度,热风烘干,成品干茶水份控制在<5%;
5、拣选去梗去茶末包装入库。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微发酵茶以及不发酵茶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口感带有轻微的苦涩感,青草味重;
2)保存条件不方便,必须冷藏保鲜,若不冷藏第二年便失去了绿茶的鲜爽度和回甘;
3)大多数都要求当年喝完,不然影响颜色和口感;
4)大多冲泡三次已经无香无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已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其花香明显,入口香甜,回甘生津,外形匀整略带白毫,颜色浅绿色,叶底鲜活明亮,冲泡入口芳香馥郁;保存时间长,且耐冲泡。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选择原料;
S200:选择制备车间放置的萎凋槽环境;
S300:自然萎凋,所述自然萎凋通过冷热风交替吹风,有利保证茶鲜叶的平衡失水,使茶鲜叶中的酶类物质得到转变,使茶鲜叶中的芳香物质,如:酶、醇、青叶醛、氨基酸等可以更好的结合转变形成,同时的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茶叶中原口味和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所述自然萎凋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茶叶自然摊晾1-3h,将15-20℃的冷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热风吹0.5-1.5h,
S302:将30-33℃的热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冷风吹0.5-1.5h,
S303:停止通入热风,将茶叶摊凉静放置0.5-1.5h,
S304:将28-32℃的热风通入车间放置的萎凋槽,对摊晾的茶叶进行冷风吹1.5-2.5h,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自然萎凋过程中,不可对茶叶进行随意翻动,从而保证茶叶的原形样,自然萎凋的失水量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石雄,未经缪石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周向连续浮动式茶叶摇青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晾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