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级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393.5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薄其功;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许爱文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链 钢架 输料管 混凝土 集料斗 三级配混凝土 传动链轮 从动链轮 主动链轮 上料斗 运料 螺旋搅拌器 依次连接 变速箱 仓位 堵管 正对 平行 电机 输出 支撑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级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及工作方法,属于混凝土快速入仓技术领域,包括支撑该入仓系统的钢架;钢架内设有依次连接的电机、变速箱及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包括设在钢架一端的主动链轮和设在钢架另一端的从动链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有平行于钢架长度方向的传送链;传送链上设有若干将混凝土从上料斗推到集料斗的运料盘;在传送链的一侧、沿传送链运动方向设有输料管;传送链和运料盘从输料管的内部通过;输料管的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在输料管距离入口较近的一端设有输入混凝土的上料斗;出口处设有输出混凝土的集料斗;集料斗的下方设有正对仓位的螺旋搅拌器。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装周期短、不易堵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快速入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级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水利枢纽、大型设备基础、高层楼房基础等一般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需要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另外,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骨料级配一般采用三级,最大粒径80mm,但同时也带来了泵送入仓困难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单体大跨度、超高度等特点,并且周边的施工环境一般都不太理想,比如:施工场地空间狭小、大开挖深基坑等,不利于混凝土浇筑入仓设备的布置。
目前,三级配混凝土入仓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的门、塔机吊运;二是胶带机输送;三是“三一重工”厂家生产的三级配混凝土拖泵。但是传统的门、塔机吊运方式,存在设备安装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的缺点;胶带机主要分塔带机和移动式胶带机,塔带机施工前,需先浇筑塔带机混凝土基础,待基础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再行安装机身各零部件,同样存在安装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三级配混凝土拖泵在长距离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易出现骨料分离和堵管的现象,清理堵管的过程耗时较长,会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断,形成施工冷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同时,购买或租用三级配混凝土拖泵的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装周期短、不易堵管的三级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及工作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级配混凝土快速入仓系统,包括支撑该入仓系统的钢架;所述钢架内设有依次连接的电机、变速箱及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包括设在钢架一端的主动链轮和设在钢架另一端的从动链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有平行于钢架长度方向的传送链;所述传送链上均匀的设有若干个将混凝土从上料斗推送到集料斗的运料盘;
在所述传送链的一侧、沿传送链运动方向设有输料管;所述传送链和运料盘从输料管的内部通过;
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为入口;输料管的另一端为出口;在输料管距离入口较近的一端设有输入混凝土的上料斗;所述出口处设有输出混凝土的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下方设有正对仓位的螺旋搅拌器。
进一步,所述运料盘包括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推盘一、橡胶盘和推盘二;所述推盘一、橡胶盘和推盘二均为圆柱形盘体,所述运料盘的中心轴与所述传送链平行;在所述运料盘的中心设有通透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设有管形连接件;所述传送链从所述管形连接件内穿过。
进一步,所述输料管的入口设为喇叭形,所述橡胶盘的外壁与所述输料管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链轮的齿高大于运料盘的半径,相邻两个运料盘之间的间距等于链轮齿间距的整数倍。
进一步,在所述钢架一侧还设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风管口布置在输料管的出口位置。
当钢架竖直设置时,在钢架内侧正对所述出风管口处设有护罩,所述护罩设在集料斗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