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5378.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赵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24;B32B38/18;D04H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生产 纳米 纤维 织物 复合材料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织物传送方向上设置的退绕辊筒、若干个传送导辊、至少一个接地的金属滚筒收集机构、若干个压辊以及卷绕辊筒;
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相应设有一组喷射机构,以及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的直流高压电源和纺丝液供给机构;
所述喷射机构包括:若干针头机构以及针头机构的安装支架;若干所述针头机构在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外侧弧面上方成环绕方式分布,且每个针头机构与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的轴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的数量为1~8个;
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至少有一个设置在织物的反面以及至少有一个设置在织物的正面;
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
1)织物经退绕辊筒退绕后,由第一传送导辊进行传送;
2)织物经过第一金属滚筒收集机构时,第一喷射机构在织物正面进行静电纺丝,沉积一层纳米纤维,然后传送经过压辊;
3)织物在经过第二金属滚筒收集机构时,第二喷射机构在织物反面进行静电纺丝,沉积一层纳米纤维;
4)将正反面均沉积过纳米纤维的织物经过第二传送导辊送入热压辊,进行热压加固,并通过卷绕辊筒卷绕得到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为铝制圆鼓金属滚筒,其直径为500-3500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机构与金属滚筒收集机构之间的接收距离为15-30 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供给机构包括储液槽、计量泵以及均匀分配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织物传送方向上依序设置的退绕辊筒、第一传送导辊、接地的第一金属滚筒收集机构、压辊、接地的第二金属滚筒收集机构、第二传送导辊、热压辊以及卷绕辊筒;所述第一金属滚筒收集机构设置在织物的反面,所述第二金属滚筒收集机构设置在织物的正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辊的热压压力为1-200 MPa,热压温度为30-40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3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