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底栖性乌贼的全自动幼体孵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4845.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C02F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贼 孵化 受精卵孵化器 幼体孵化 受精卵 孵化槽 成活率 水体 杂物 水产养殖技术 水质净化装置 受精卵孵化 温度传感器 乌贼幼体 养殖水温 洁净度 进气管 水净化 进气 排出 净化 检测 养殖 培育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于底栖性乌贼的全自动幼体孵化装置及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孵化槽,用于放置受精卵孵化器且辅助乌贼孵化;受精卵孵化器,用于对乌贼受精卵的孵化及孵化后卵皮等杂物的分离;螺旋进气管,用于进气促进乌贼受精卵的孵化;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对养殖水温的检测,确保乌贼受精卵孵化的成活率;水质净化装置,用于对孵化槽内水体的净化,保证水体的洁净度。本装置能对养殖进行水净化,简化并促进了底栖乌贼幼体孵化,能自动将卵皮等杂物分离排出,提高其后续培育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底栖性乌贼的全自动幼体孵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头足类增养殖开始起步,底栖大型乌贼等头足类由于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受到养殖户的亲睐;然而底栖乌贼幼体由于其底栖特性,孵化后直接沉入孵化池底生活,往往与孵化时的底层杂物混杂在一起,一方面造成幼体孵化后要花很多劳力将其分离移入干净海水中继续育苗,另一方面与肮脏的底层杂物滋生的病原菌也造成幼体疾病暴发,大大降低幼体培育成活率,本研究发明了一种能在幼体孵化时能自动将幼体从卵皮等杂物分离转运的一种全自动的孵化装置,简化底栖乌贼幼体孵化操作,并提高其后续培育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适于底栖性乌贼的全自动幼体孵化装置及方法,能对养殖进行水净化,简化并促进了底栖乌贼幼体孵化,能自动将卵皮等杂物分离排出,提高其后续培育成活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于底栖性乌贼的全自动幼体孵化装置,包括:
孵化槽,用于放置受精卵孵化器且辅助乌贼孵化;
受精卵孵化器,用于对乌贼受精卵的孵化及孵化后卵皮等杂物的分离;
螺旋进气管,用于进气促进乌贼受精卵的孵化;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对养殖水温的检测,确保乌贼受精卵孵化的成活率;
水质净化装置,用于对孵化槽内水体的净化,保证水体的洁净度。
作为优选,孵化槽内通过吊环连接受精卵孵化器,孵化槽与受精卵孵化器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受精卵孵化器底部两侧连接螺旋进气管,螺旋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孵化槽外侧,孵化槽底部连接排污器,排污器底部连接出水管,孵化槽由支撑腿支撑,支撑腿至少设有组。孵化槽内利用该受精卵孵化器进行孵化数个受精卵,并在该数个受精卵完成孵化后,数个水产生物幼苗经由该幼苗出口离开该受精卵孵化器,且数个卵皮或残余卵皮则留在该受精卵孵化器内,以便另将该卵皮自该受精卵孵化器取出,一方面简化底栖乌贼幼体孵化操作,另一方面也提高其后续培育成活率,温度传感器能对养殖水温进行实时监测,必要时可使水质净化器对养殖水进行升温,以保证乌贼受精卵的孵化率。
作为优选,孵化槽左侧侧壁通过抽水管连接水泵,水泵放置于底板上方,水泵上方连接送水管一端,送水管另一端位于孵化槽内部,送水管中部连接有水质净化器,送水管的顶部连接进水管。底板上方的抽水泵能将养殖水抽出置水质净化装置,水质净化装置对水进行净化后再次放入孵化槽以便受精卵的正常孵化,送水管顶部的进水管用于接入外部水源,提高孵化槽内外的水体交换率。
作为优选,螺旋进气管呈螺旋向上的趋势,其内部的螺旋通道内交错设置有挡流板,螺旋进气管出气端连接出气管,出气管向上倾斜40°-45°,出气管上方设有“八字形”第二过滤板。螺旋进气管内部的挡流板能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减小气流的流速,气流的吹动在孵化槽呈螺旋状上升,带动了水体的流动,维持了养殖水的温度,促进了乌贼受精卵的孵化,出气管向上倾斜的角度对受精卵软皮的吹动有很好的效果加快了卵皮与受精卵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