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4364.7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喻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彭西洋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所述分离桶为柱状的桶体,所述分离桶的内部侧壁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分离桶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外密封滑动连接有上筒体。优点在于:石油中混杂水份的密度大于石油的密度,本装置中下筒体和上筒体部分形成一个密闭的桶状结构,且其相对密度可通过转动旋钮调整,进而使得软管的管口略高于油水分界面,当气囊鼓起使石油的液面高于软管的最高点时,本装置满足虹吸原理,进而将与软管接触部分的石油全部吸至分离桶的外部,完成石油的油水分离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装置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将油和水分开的仪器,其原理主要是根据油和水之间的密度差,利用物理沉降原理实现分离,内部还可以增设扩散锥或滤网等分离元件,从用途上主要分成工业级、商用级和家庭级油水分离器。
现有技术中尤其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将地下的石油开采出后往往带有较多的水,无论是直接将原油包装运输还是石油加工,都需要将其中的水分离开来,由于石油是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不同批次的石油密度往往不同,而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往往只能快速地将一种密度的石油与水分离,加工不同密度石油时的效果则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装置不适用于多种密度石油的油水分离过程,而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所述分离桶为柱状的桶体,所述分离桶的内部侧壁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分离桶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外密封滑动连接有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胶合有软管,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相对的上壁转动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位于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纹套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均与下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管贯穿分离桶的侧壁并延伸至分离桶的外部
在上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所述软管位于分离桶外的部分垂直向下排布,所述软管位于分离桶外的一端长于另一端。
在上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所述分离桶的内部胶合固定有气囊和气管,所述气管贯穿分离桶的侧壁,所述气管位于分离桶内部的一端与气囊连通。
在上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所述下筒体和上筒体为互相配合的方形桶状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石油中混杂水份的密度大于石油的密度,本装置中下筒体和上筒体部分形成一个密闭的桶状结构,且其相对密度可通过转动旋钮调整,进而使得软管的管口略高于油水分界面,当气囊鼓起使石油的液面高于软管的最高点时,本装置满足虹吸原理,进而将与软管接触部分的石油全部吸至分离桶的外部,完成石油的油水分离工作;
2、当加工不同批次的石油时,只需旋动旋钮再次使软管的管口略高于油水分界面即可;在对同一批次的石油进行油水分离加工时,由于石油的成分较为均匀、密度较为稳定,故而无需多次旋动旋钮调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分离桶、2滑槽、3滑块、4下筒体、5上筒体、6螺柱、7螺纹套、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软管、11旋钮、12气囊、1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