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4288.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璞;蔡舟;廖明媚;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魏龙霞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正极材料 多孔结构 制备 反应条件 混合溶剂 混合液移 氢氧化锂 热反应釜 质量稳定 烧结 纺锤状 混合液 结晶性 可控 锰盐 镍盐 入水 煅烧 钴盐 尿素 洗涤 过滤 过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1,0<y<0.3,x+y<1;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溶于混合溶剂中,并加入尿素,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20~240℃反应8~40h;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并在400~600℃下初步煅烧1~6h,得到中间体;(2)将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与过量的氢氧化锂烧结,即得多孔结构的纺锤状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可控,产品质量稳定,结晶性好,尺寸均匀;本发明所得具有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动力电动汽车和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正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种类和40%以上的材料成本。目前,钴酸锂(LiCoO2)是主流的商业化正极材料,但其实际比容量较低,钴价格昂贵有毒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近些年来,通过用电化学活性的Ni和Mn来代替Co形成三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1-x-yO2,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和应用前景。其中,富镍层状镍钴锰复合嵌锂氧化物LiNixCoyMn1-x-yO2(x≥0.5)的可逆容量高达200mAh·g-1,工作电压区间2.7~4.6V,理论能量密度大于670Wh·Kg-1,而且,随着材料中Ni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将随之增大,是实现300Wh·Kg-1以上级别动力电池较好的候选正极材料,因此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传统的固相法和共沉淀法合成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缺陷:(1)二次颗粒相对较致密,比表面积较低,其制成正极片后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较低,降低了锂离子的传输,影响容量的发挥,使倍率性能下降;(2)正极材料的颗粒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对材料结构的应力应变不足,在经多次循环后,容易因应力应变而产生裂纹,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使电化学性能恶化。
CN 108539192A公开了一种不同形貌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通过不同的分散剂可以控制得到不同形貌的电池材料,但是制成电池的容量较低,首次放电比容量不超过150mAh/g。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正极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电化学性能,使材料既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简便的合成上述三元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1,0<y<0.3,x+y<1;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溶于混合溶剂中,并加入尿素作为沉淀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20~240℃反应(混合溶剂热反应)8~40h;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并在400~600℃下初步煅烧1~6h,得到中间体;
其中,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1:0.1~10的水与醇组成;镍盐、钴盐和锰盐的总浓度为0.01~0.10mol/L;尿素的浓度为镍盐、钴盐和锰盐的总浓度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