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4002.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正幸;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F16H57/04;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曲 啮合 齿轮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微振磨损的产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起振体(22a);外齿轮(4),被起振体(22a)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4)啮合;及起振体轴承(21),配置于起振体(22a)与外齿轮(4)之间。起振体轴承(21)具有内嵌于外齿轮(4)的外圈(28)。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还具备限制部件(12),其在轴向上与外齿轮(4)及外圈(28)对置。限制部件(12)具有引导部(60),其将润滑剂引导向外齿轮(4)与外圈(28)之间的边界。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12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38536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小型且轻量却能够得到高减速比的齿轮装置,已知有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以往,提出有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其具备: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起振体与外齿轮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8218号公报
在以往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因在起振体轴承的外圈与外齿轮之间产生滑动,有时会产生微振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微振磨损的产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起振体与外齿轮之间,其中,起振体轴承具有内嵌于外齿轮的外圈。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还具备限制部件,其在轴向上与外齿轮及外圈对置。限制部件具有引导部,其将润滑剂引导向外齿轮与外圈之间的边界。
另外,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替换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构成要件和表述,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微振磨损的产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限制部件的图。
图3是表示起振体轴承的外圈和外齿轮之间的边界与润滑积存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2-限制部件,22a-起振体,4-外齿轮,6-第1内齿轮,8-第2内齿轮,21a-第1起振体轴承,21b-第2起振体轴承,28-外圈,60-引导部,100-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等的构成要件、部件及工序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为了便于理解,在各附图中,适当地放大或缩小表示部件的尺寸。并且,在各附图中,省略对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并不重要的部件的一部分。
首先,从概要开始说明。已知有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其具备: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而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起振体与外齿轮之间。在以往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因在起振体轴承的外圈与外齿轮之间产生滑动,有时会产生微振磨损。
但是,起振体轴承的外圈的刚性与外齿轮的刚性不同,因此变形模式不同。因此,在进行旋转时,在短轴位置,在起振体轴承的外圈与外齿轮之间产生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商用车轮间差速器总成及装配方法
- 下一篇:链轮激波推杆活齿二级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