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3822.5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中华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通风 瓦斯 柔性 启动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监测头不便于调节,影响监测效果,不能随时对隧道进行支撑,并且当瓦斯浓度过高时无法进行处理,现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包括底盘和顶板,所述底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平衡块,所述第一套筒内螺纹套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于第一套筒下方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盘顶部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气风机。本发明监测效果好,可对隧道进行支撑,加速气体流通,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瓦斯监测装置对瓦斯进行监测。
但现有监测装置中监测头的高度和方向不便于调节,影响监测效果,不能随时对隧道进行支撑,并且当瓦斯浓度过高时无法进行处理,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解决了移动和升降不稳定,摄像机晃动幅度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和顶板,所述顶板水平位于底盘上方,所述底盘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平衡块,所述第一套筒内螺纹套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于第一套筒下方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盘顶部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气风机,所述横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挡板上竖直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横板与底盘之间竖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位于两个挡板之间,所述挡板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贯穿安装有握杆,所述横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相匹配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板顶部于连接架内和若干个缓冲弹簧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前固定连接有中控台与显示屏,所述中控台位于显示屏下方,所述排气风机和电动推杆分别与中控台电性连接,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垫板,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螺纹套设有调节套管,所述调节套管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瓦斯浓度监测头,所述中控台和显示屏分别与瓦斯浓度监测头电性连接,所述底盘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螺杆相匹配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底部竖直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套筒内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螺栓顶部贯穿螺孔于第二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螺栓底部于第二套筒下方固定连接有钮盖。
优选的,所述横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部水平固定连接有置物板。
优选的,所述平衡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隔板上水平开设有与滑杆相匹配的通轨。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底部与底盘固定连接,且斜撑板位于横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板为四个,且四个橡胶垫板均匀分布在顶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柱为六个,且六个第一缓冲柱环形阵列分布在两个第一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握杆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套,且握杆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中华,未经王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3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