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1713.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云晓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微生物 复合 污水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酸钠45‑80份、微生物菌剂5‑10份、石刁柏提取物6‑15份、麦芽提取物4‑10份、木三糖3‑8份、玉米淀粉6‑15份、羧甲基纤维素2‑7份、茉莉花秸秆灰6‑11份、虾蟹壳粉3‑7份。本发明的复合污水处理剂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本发明原料易得环保,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制备条件温和,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具体是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目前,微生物菌剂一般用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剂分为有机类及无机类,无机类常用的有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铁等,而有机类的可以分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等,在不同的水处理用途中都可以做为污水处理剂使用。
目前污水处理剂存在化学成分较多,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不够环保。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所述复合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酸钠45-80 份、微生物菌剂5-10份、石刁柏提取物6-15份、麦芽提取物4-10份、木三糖 3-8份、玉米淀粉6-15份、羧甲基纤维素2-7份、茉莉花秸秆灰6-11份、虾蟹壳粉3-7份;所述微生物菌剂为酱油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质量比3:1:0.5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8-70份、微生物菌剂6-8份、石刁柏提取物9-12份、麦芽提取物5-8份、木三糖4-6份、玉米淀粉8-13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茉莉花秸秆灰8-10份、虾蟹壳粉4-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酸钠67份、微生物菌剂7份、石刁柏提取物11份、麦芽提取物7 份、木三糖5份、玉米淀粉11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茉莉花秸秆灰9份、虾蟹壳粉5份。
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复合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称取聚丙烯酸钠、微生物菌剂、石刁柏提取物、麦芽提取物、木三糖、玉米淀粉、羧甲基纤维素、茉莉花秸秆灰和虾蟹壳粉,备用;
(2)混料:将玉米淀粉、石刁柏提取物、麦芽提取物、茉莉花秸秆灰和虾蟹壳粉混合,置于85-97℃下搅拌混合15-25min,得到混合物料;
(3)将混合物料与其7-12倍重量的水混合,武火煮沸后,用文火蒸煮25-40min;过滤得到滤液;
(4)浸提:将上步所得的滤液与维甲酸、花青素以及25-40份的水混合,置于25-35℃下搅拌混合10-20min,混合均匀并浸泡6-12h后得到浸提液;
(5)将聚丙烯酸钠、木三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加入30-45份的水,置于 65-75℃下搅拌混合15-28min,得到混合液;
(6)将浸提液与混合液混合,置于45-60℃下搅拌混合10-20min,然后加入微生物菌剂,置于25-30℃下密封培养10-24h;然后加入20-30份的水,34-37℃下搅拌20-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云晓,未经林云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