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1632.X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彩;胡祖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县滨川茶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28;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茶 麦芽 黄芪 山楂 白术 青皮 加工 沸水 铝箔塑料 喷雾干燥 生产原料 粗过滤 促消化 精过滤 布袋 冲泡 放入 加盖 浸提 香气 备用 饮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选择黄茶、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为生产原料;将原料放入衬有布袋的提取桶内,加入沸水,加盖浸提30‑50min;依次进行粗过滤和精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滤液进行喷雾干燥;用铝箔塑料进行包装。本发明加工的黄茶营养丰富,便于冲泡,汤色杏黄,香气焦甜香,滋味醇厚甜润特点,通过加入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使其具有促消化的功效,非常适合现代人去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黄茶起源于明朝,黄茶是从绿茶加工演变而来,属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作为一个茶类,是世界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根据茶叶加工中化学反应变化进行分类的。因为黄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他能在闷黄过程中,在湿热条件下较长时间的非酶促氧化所引起,糖类和氨基酸含量起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香气、滋味起重要作用。淀粉一部分可能转化为可溶性糖。但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质。在热的作用下,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参与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黄茶通过热化,挥发性醛类含量增加,构成黄茶香气的重要组分。在热作用下,低沸点的芳香物质挥发,使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也都是黄茶香气形成的原因。由此可见,真正的黄茶在色香味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故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原料选择
选择黄茶、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为生产原料;
S2:浸提
将黄茶、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放入衬有布袋的提取桶内,加入沸水,加盖浸提30-50min;
S3:过滤
将步骤S2后的产物依次进行粗过滤和精过滤得滤液备用;
S4:干燥
将滤液进行喷雾干燥;
S5:包装
用铝箔塑料进行包装。
优选地,步骤S2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黄茶20-30份、山楂3-5份,麦芽1-3份、青皮0.5-1份、黄芪0.5-1份、白术0.1-0.5份、沸水60-70份。
优选地,步骤S2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黄茶28份、山楂4份,麦芽2份、青皮0.6份、黄芪0.7份、白术0.3份、沸水66份。
优选地,步骤S3中粗过滤用离心机。
优选地,步骤S3中精过滤采用陶瓷膜。
优选地,步骤S4中喷雾干燥后的粒径为0.2-0.5μm。
优选地,步骤S5中包装车间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低于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加工的黄茶营养丰富,便于冲泡,汤色杏黄,香气焦甜香,滋味醇厚甜润特点,通过加入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使其具有促消化的功效,非常适合现代人去饮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保健黄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原料选择
选择黄茶、山楂,麦芽、青皮、黄芪、白术为生产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县滨川茶业专业合作社,未经绩溪县滨川茶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荪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