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PG II的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1434.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媛;钟冬梅;黄玉玲;游辉;范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0 | 分类号: | C07K16/40;C12N15/1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丽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g ii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包含PGII抗原结合结构域的分离的结合蛋白,并对该结合蛋白的制备、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所述结合蛋白活性强,与人PGII蛋白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可广泛应用于PGII蛋白的检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PG II的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前体,蛋白分子约为43KD,由300个氨基酸组成。根据生化和免疫活性特征不同,可分为两大亚群PGI(又称PGA)和PG II(又称PGC),胃蛋白酶原A(PGA)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胃蛋白酶原C(PGC)来源于全胃腺(胃喷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的PGC,胃粘膜合成的PGC约为总量的25%,合成后的PG大部分进入胃腔,在酸性胃液作用下活化成胃蛋白酶,只有少量的(约1%)PG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进入的量十分稳定,因此血清PG浓度可以反映胃粘膜腺体的分泌水平。也间接反映了胃粘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当胃粘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PG含量也随之改变,被称为胃粘膜的“血清学活检”。
正常人血液中PGI的含量为60.6±13.9ng/ml;PGII的含量为11.9±4.2ng/ml,PGI/PG II比值5.52±1.86。国内外临床研究指出,PG 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测定PG II含量有助于检测出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其他消化道疾病,供临床检测和体检筛查需求。在人群胃病筛查中,每个人做胃镜检查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PGI/PGII比值是胃癌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PGII检测作为非侵入性方法,可降低患者痛苦,简便、经济,具有普查价值。
临床上用于检测水平PG II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法,流式荧光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胶体金等,不同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都需要针对于PG II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目前国内用于检测PG II的单克隆抗体基本自外国采购,灵敏度、特异性上都存在缺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包含PG II抗原结合结构域的分离的结合蛋白,灵敏度和特异性相较之现有的PG II的单克隆抗体都有明显优势,本发明还对该结合蛋白的制备、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选自下述氨基酸序列的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或与下述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具有至少80%的序列同一性且与PGII具有KD≤8.89×10-8mol/L的亲和力;
互补决定区CDR-VH1为G-F-S-X1-T-X2-Y-G-X3-H,其中,
X1是L、I或V,X2是T或S,X3是I、V或L;
互补决定区CDR-VH2为I-W-R-X1-S-T-X2-Y-N-X3-A-F,其中,
X1是GG或N,X2是E或D,X3是A或P;
互补决定区CDR-VH3为V-K-X1-K-R-Y-X2-N-Y-D-A-M-X3-Y,其中,
X1是K或R,X2是A或G,X3是E或D;
互补决定区CDR-VL1为T-A-S-S-S-X1-S-S-X2-Y-L-H,其中,
X1是I、V或L,X2是S或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