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W型辐射管自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1415.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茂庭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管 弯头 安装盖 直管段 炉壳 安装支架 支撑结构 支架支撑 管段 固定支架 滑动连接 火焰燃烧 连接固定 辐射 安装孔 弯头段 原支撑 并炉 炉内 烧穿 支架 直端 变形 膨胀 锻炼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W型辐射管自支撑结构,W型辐射管由辐射管安装孔插入到炉内固定,弯头A和C通过支架支撑在炉壳安装支架上,辐射管安装盖与炉壳固定连接;第一直管段和第四直管段的直端均由辐射管安装盖固定,第四直管段的弯头端通过弯头C处的支架支撑与并炉壳安装支架滑动连接;第一直管段的弯头段通过弯头A铰接到炉壳安装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弯头B处增加安装盖固定支架将弯头B与安装盖连接固定,组成四点在炉壳上固定,一处于辐射管自身支撑的支撑结构。考虑了辐射管不同直管段膨胀,仅固定每个直管段的一端,克服原支撑结构的缺陷,消除辐射管因火焰燃烧振动造成的支架锻炼而使辐射管变形直至烧穿的风险;延长了辐射管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带钢立式连续退火炉的W型燃气辐射管,尤其是针对于炉膛宽度较 宽的W型辐射管的自支撑结构。
目前,国内使用及正在建设的各钢厂冷轧带钢立式连续退火炉,加热主要采用W型的燃 气辐射管加热带钢。W型辐射管通过辐射管安装法兰盖及对面炉膛上的支架固定在炉墙上。
现有典型的W型辐射管自支撑,W型辐射管由辐射管安装孔插入到炉 内,直至弯头C14处的支架支撑在炉壳安装支架6上,最后辐射管安装盖3与炉壳焊接。考 虑到辐射管不同直管段膨胀,第一直管段8和第四直管段11的直端由辐射管安装盖3固定, 第四直管段11弯头端通过弯头C14处一个支架支撑,该支架可在炉壳安装支架6内滑动,第 一直管段8弯头段通过弯头A12处的第二自支撑点5铰接到炉壳安装支架6上,第三直管段 10处靠近弯头B13处由第一自支撑点1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到第四直管段11上,组成了三点 在炉壳上固定并且两处由辐射管自身支撑的支撑结构。
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在烧嘴燃烧时,由于火焰燃烧冲刷震动,造成 辐射管有一定的震动,对于自第一自支撑点1处的铰接支架,由于受第三直管段10和第四直 管段11之间的空间限制,第一自支撑点1的支架比较小,在长期高温震动下,容易发生疲劳 断裂,在断裂后造成辐射管弯头B13下垂,直至压在第一直管段8上,会压迫第一直管段8 至轻微变形,而直管段直接受烧嘴火焰的冲刷,在弯火焰冲刷到弯曲变形处,会加快火焰讲 辐射管的烧穿。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W型辐射管自支撑结构,能够消除辐射管因火 焰燃烧振动造成的支架变形,增加辐射管寿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W型辐射管自支撑结构,W型辐射管由辐射管安装孔插入到炉内固定,弯头A和C 通过支架支撑在炉壳安装支架上,辐射管安装盖与炉壳固定连接;第一直管段和第四直管段的直端均由辐射管安装盖固定,第四直管段的弯头端通过弯头C处的支架支撑与并炉壳安装 支架滑动连接;第一直管段的弯头段通过弯头A铰接到炉壳安装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弯 头B处增加安装盖固定支架将弯头B与安装盖连接固定,组成四点在炉壳上固定,一处于辐 射管自身支撑的支撑结构。
安装盖固定支架将弯头B与安装盖连接固定是在弯头B处增加一根水平放置的通管,通 管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盖固定支架和弯头B连接。
第一直管段的弯头段通过弯头A处的第二自支撑点和活动杆铰接到弯头C处的支架上, 该支架可在炉壳安装支架内滑动。
辐射管安装盖与炉壳焊接。
上述结构考虑了辐射管不同直管段膨胀,仅固定每个直管段的一端,另一端自由膨胀; 克服了原支撑结构的缺陷,消除辐射管因火焰燃烧振动造成的支架锻炼而使辐射管变形直至 烧穿的风险;有效延长了辐射管的寿命。
W型辐射管由辐射管安装孔 插入到炉内,弯头C14通过支架支撑在炉壳安装支架6上,辐射管安装盖3与炉壳焊接;第 一直管段8和第四直管段11的直端均由辐射管安装盖3固定,第四直管段11的弯头端通过 弯头C14处的支架支撑,该支架可在炉壳安装支架6内滑动;第一直管段8的弯头段通过弯 头A12处的第二自支撑点5和活动杆铰接到炉壳安装支架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茂庭,未经王茂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轴承圈激光强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超声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