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管散热技术和多用途应用热量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1193.2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鲍俊;王瑜;牛晓熠;许鑫洁;刘金祥;程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热管 毛细管辐射板 能源管理系统 热管散热 数据中心 换热器 冷却塔 数据中心服务器 空调冷却水 生活用水管 安全运行 管理领域 散失热量 生活环境 数据机房 系统保证 余热废热 综合能源 分水器 回水管 集水器 热源 预热 存水 导出 地暖 冷源 水套 水泵 应用 冻结 室内 保证 辐射 | ||
1.一种基于热管散热技术和多用途应用热量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机柜(1)、第一服务器(2)、第二服务器(3)、第三服务器(4)、第四服务器(5)、第一热管管束蒸发端(6)、第二热管管束蒸发端(7)、第三热管管束蒸发端(8)、第四热管管束蒸发端(9)、第一热管管束冷凝端(10)、第二热管管束冷凝端(11)、第三热管管束冷凝端(12)、第四热管管束冷凝端(13)、第一换热器(14)、第一换热器冷水通道(15)、第二换热器(16)、第二换热器冷水通道(17)、第三换热器(18)、第三换热器冷水通道(19)、第四换热器(20)、第四换热器冷水通道(21)、水泵(22)、集水器出水口(23)、集水器第一进水口(24)、集水器第二进水口(25)、集水器第三进水口(26)、集水器(27)、集水器出水截止阀(28)、集水器第一进水截止阀(29)、集水器第二进水截止阀(30)、集水器第三进水截止阀(31)、冷却水回水管(32)、冷却水回水管水套(33)、冷却塔(34)、制冷机组(35)、冷却水泵(36)、毛细管辐射板(37)、地暖管(38)、生活用水管(39)、生活用水管水套(40)、分水器进水截止阀(41)、分水器进水口(42)、分水器第一出水口(43)、分水器第二出水口(44)、分水器第三出水口(45)、分水器(46)、分水器第一出水截止阀(47)、分水器第二出水截止阀(48)、分水器第三出水截止阀(49)组成;
其中分水器(46)有一个分水器进水口(42)和三个出水口,三个出水口分别为分水器第一出水口(43)、分水器第二出水口(44)、分水器第三出水口(45);集水器(27)有一个集水器出水口(23)和三个进水口,三个进水口分别为集水器第一进水口(24)、集水器第二进水口(25)、集水器第三进水口(26);
第一换热器冷水通道(15)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冷水通道(17)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冷水通道(17)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冷水通道(19)的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冷水通道(19)的出口与第四换热器冷水通道(21)的入口相连,第四换热器冷水通道(21)的出口与分水器进水截止阀(41)的入口相连,分水器进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分水器进水口(42)相连;
分水器第一出水口(43)与分水器第一出水截止阀(47)的入口相连,第一出水截止阀(47)的出口与冷却水回水管水套(33)的入口相连,冷却水回水管水套(33)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一进水截止阀(29)的入口相连,集水器第一进水截止阀(29)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一进水口(24)相连;
分水器第二出水口(44)与分水器第二出水截止阀(48)的入口相连,第二出水截止阀(48)的出口与毛细管辐射板(37)和地暖管(38)的入口相连,毛细管辐射板(37)和地暖管(38)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二进水截止阀(30)的入口相连,集水器第二进水截止阀(30)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二进水口(25)相连;
分水器第三出水口(45)与分水器第三出水截止阀(49)的入口相连,第三出水截止阀(49)的出口与生活用水管水套(40)的入口相连,生活用水管水套(40)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三进水截止阀(31)的入口相连,集水器第三进水截止阀(31)的出口与集水器第三进水口(26)相连;
集水器出水口(23)与集水器出水截止阀(28)的入口相连,集水器出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泵(22)的入口相连,水泵(22)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冷水通道(15)的入口相连;
机柜(1)由第一服务器(2)、第二服务器(3)、第三服务器(4)、第四服务器(5)构成;第一热管管束蒸发端(6)固定于第一服务器(2)内部,第一热管管束冷凝端(10)固定于第一换热器(14)内部;第二热管管束蒸发端(7)固定于第二服务器(3)内部,第二热管管束冷凝端(11)固定于第二换热器(16)内部;第三热管管束蒸发端(8)固定于第三服务器(4)内部,第三热管管束冷凝端(12)固定于第三换热器(18)内部;第四热管管束蒸发端(9)固定于第四服务器(5)内部,第四热管管束冷凝端(13)固定于第四换热器(20)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1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防机柜
- 下一篇:电磁屏蔽膜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