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臂、动臂的制造方法及挖掘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0128.8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达鑫;颜鹏;黄新;张家波;杜泽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林治辰;李健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臂 安装孔 隔板 通孔 第二壁部 第一壁部 紧固件连接 挖掘机 应力集中问题 板拼装结构 穿过 分离设置 制造成本 上盖板 下盖板 多块 腹板 制造 疲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臂、动臂的制造方法及挖掘机,所述动臂包括动臂主体和隔板,所述动臂主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分离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隔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隔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本发明的动臂采用多块板拼装结构时能够减少应力集中问题,提高疲劳许用应力,并且上盖板、下盖板以及腹板的定位方便快捷,减少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臂、动臂的制造方法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挖掘机的动臂(5)结构主要由上盖板、下盖板、腹板、前支撑(5-1)、后支撑(5-6)、斗杆油缸耳板(5-4)、动臂油缸座(5-5)等结构组成。实际多数挖掘机机型在设计时,为合理分布动臂结构上的应力以及考虑动臂整体重量限制,在斗杆油缸耳板(5-4)以及动臂油缸座(5-5)附近应力较大处的盖板、腹板通常会采用厚板,而远离斗杆油缸耳板(5-4)以及动臂油缸座(5-5)附件的应力较小处盖板、腹板则会采用薄板。基于不同厚度板拼接的需求,动臂结构的上盖板、下盖板、腹板会截断分为上盖板A(5-2)、上盖板B(5-3)、下盖板A(5-8)、下盖板B(5-10)、腹板A(5-7)、腹板B(5-12)等部分。同时,也有部分机型需考虑在动臂结构内部设置加强用的隔板(5-11),即是盖板、腹板板厚不需分段,但为确保隔板(5-11)与盖板、腹板之间的焊接,也需将盖板、腹板进行截断,待隔板焊接完成后再进行盖板、腹板之间的拼焊。
如图2所示,以两块不同厚上盖板之间拼焊为例,为避免焊接时局部烧穿在焊缝背面出现焊瘤等缺陷,通常需在焊缝坡口背面增加垫板(5-9),垫板(5-9)与其中一块盖板点焊定位。
因此,动臂上盖板、下盖板、腹板原本为一个整板时,其疲劳许用应力应较大,但若变为拼焊后,其疲劳许用应力则会降低。另外,若上盖板A与上盖板B、下盖板A与下盖板B、腹板A与腹板B因需要焊接隔板或其它因素导致不能提前拼接,而只能在两板间先定搭点焊垫板,组装完各板后,再进行焊缝施工,因此,这就会使得动臂的疲劳许用应力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臂、动臂的制造方法及挖掘机,该动臂采用多块板拼装结构时能够减少降低的疲劳许用应力,并且上盖板、下盖板以及腹板的定位方便快捷,减少了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动臂,所述动臂包括动臂主体和隔板,所述动臂主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分离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隔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隔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壁部为具有第一内腔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壁部为具有第二内腔的筒状结构,所述隔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第一壁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延伸的安装板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贯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部上。
优选地,所述动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和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为抽芯铆钉。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实心铆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0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控企业的产品河道运输可扒淤泥型船
- 下一篇:一种液压自动快速切换对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