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大豆专用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9922.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燕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方 大豆 专用 肥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大豆专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氮肥24‑26份,磷肥14‑16份和钾肥8‑11份,该专用肥能有效地保证大豆生长后期的氮素供应,避免了前期烧苗、后期脱氮和养分不平衡等问题;养分平衡施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且安全、环保;生产成本相对同类缓控释产品较低,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7%,有利于农民的省工、增产和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大豆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北方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豆产区。该地区大豆一般在4月底播种,9月收获。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大喇叭口期追肥会导致株高太高不适宜机械化作业,而夏季在高温下进行人工施肥又非常困难,因此,农民普遍采用一次性施肥。一次性施肥是指结合春季整地,一次性地把全部肥料(大多为高氮复合肥)施入垄沟后覆土,施肥深度一般为10-15cm,整个生育期内不再追肥的施肥方法。
近年来,北方地区大豆种植区一次性施肥的面积越来越大,据调查,大豆一次性施肥面积约占吉林省大豆总种植面积的60%,高氮复合肥已成为北方地区复合肥市场的主体。但是,在实地调查和科研工作中发现,北方地区大豆一次性施肥存在以下问题:
①一次性大量施用高氮复合肥(一般500-600kg/hm2),易造成苗期根区养分浓度过高抑制幼苗生长,甚至出现“烧苗”现象;
②春季多风且干燥,耕层氮素浓度高极易引起氨挥发损失,在夏季雨季来临后又存在氮素向根层土壤以下淋溶的危险,使氮素利用率降低;
③高氮速效肥料前期全部释放,后期往往供氮不足,因而易出现缺氮发黄(习惯称“脱氮”)现象;
④市场上目前销售的各种肥料中氮、磷、钾养分的配比不当,造成肥料利用率不高。
尽管如此,由于一次性施肥满足了农民简化生产操作的实际需求,因此仍具有强的生命力。目前,迫切需要针对生产需求改进现有肥料的性能,以满足大豆高产需求并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北方大豆专用肥料。
其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氮肥24-26份,磷肥14-16份和钾肥8-11份;
所述氮肥为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或硫酸铵;
所述磷肥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钾肥为硫酸钾和/或氯化钾。
优选的,所述尿素由普通尿素、50-70天释放的聚合物包膜控释尿素和70-100天释放的聚合物包膜控释尿素组成;所述普通尿素、50-70天释放的控释尿素和70-100天释放的控释尿素的添加比例为10-14∶2-6∶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添加了两种释放期不同的聚合物包膜控释尿素,形成氮素三级释放以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中间不用追施氮肥,从而能有效地保证大豆生长后期的氮素供应,避免了普通高氮复合肥前期(苗期)供氮过多、后期供氮不足的弊端,即避免了前期烧苗、后期脱氮和养分不平衡(普通高氮复合肥配方中的氮、磷、钾比例不符合当地生产需求)等问题;
依据北方区域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状况,大豆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和大量田间肥料试验结果确定的氮、磷、钾养分配比,养分平衡施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且安全、环保;
生产成本相对同类缓控释产品较低,相对普通高氮掺混肥成本仅增加150元左右,而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7%,有利于农民的省工、增产和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燕,未经刘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9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