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净菜处理方式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19493.7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芫;解晓英;刘汉东;邓力源;方游龙;张进;李宜林;张国祥;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B7/153;A23B7/04;A23B7/144;A23L5/41;A23L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互联网 技术 净菜 处理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净菜处理流程,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图像识别、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进行净菜处理,包括图像识别修整果蔬,云计算适配清洗消毒,物联网设备控制预煮、操作切分、处理消毒、监控护色、滤水、过秤、封口包装等,进入保鲜库贮藏后利用GIS、区块链技术进行地理信息标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互联网的净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净菜产品是以无公害蔬菜为原料,在适合的低温环境下,加工处理、贮运销售的有一定保质期、优质、卫生、方便的生鲜蔬菜商品,其可食比例极高(>90%),可直接进行烹调。净菜加工事实上是传统的完整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与蔬菜加工的前处理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在不断提高蔬菜产量情况下,质量和品种结构也不断优化,同时无公害蔬菜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蔬菜产地加工设施和条件的缺乏,目前进入市场的产品大多以毛菜为主,切割蔬菜极少,再加缺乏保鲜措施,致使蔬菜采后的损耗(包括腐烂、变质和失重)高达20%-30%,供应方式陈旧。
目前我国净菜加工保鲜中,主要集中在修整、清洗阶段,缺少一体化的净菜加工保鲜工艺,净菜加工方法落后,蔬菜品质下降快等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净菜处理方式,该方法能够解决目前净菜处理加工行业中技术不规范、质量良莠不齐、发展速度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净菜处理流程,其特征是: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修整:去掉农作物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借助控制修整机器操作;
b.清洗消毒:除去蔬菜壳面沾附的泥沙、尘埃和大量的微生物,同时去除农药残留;
c.预煮:此非必须步骤,对于块茎类、根茎类蔬菜可进行该步骤,可使该种蔬菜达到最佳风味、色泽、组织状态,但应注意避免软烂或呈粗纤维状;
d.切分:根据农产品形态特性进行切割分离;
e.二次消毒:此步骤将再冲洗一次切分后的农产品,并利用柠檬酸减少微生物污染及防止氧化;
f.护色:防止鲜切菜褐变;
g.滤水;
h.过秤;
i.封口包装:包装形式为扎把、袋装、盒装、保鲜膜等,净菜感官要求清洁、新鲜、整齐;无机械伤、冻伤;无病虫害;无枯老黄叶、根茎残体;无泥土、杂物;无异味,无腐烂变质;同一批次产品的品种纯度不低于90%、整齐度不低于85%,除了要求符合基本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对具体种类的个别要求;
j.成品贮藏:入库冷藏保鲜;
k.出库:将净菜产品装箱进入冷链运输,应注意卫生及保存环境。
其中所述农产品形态特性包括:(1)叶片状:呈薄片状,片厚均匀性较好,表面积较大,例如各种叶片状蔬菜、片状豆制半成品等;(2)根枝状农产品:呈叉枝状,枝体粗细变化较大,例如生姜等;(3)茎藤状农产品:呈类圆柱体,柱体粗细变化较小,例如长萝卜、竹笋等;(4)球体状农产品:呈类球体状,相对形状较大,例如地瓜、马铃薯、洋葱等;(5)颗粒状农产品:也呈类球体状或球体状,但相对形体较小,例如各种豆品、果仁等;(6)细竿状农产品:呈细长竿状,枝体粗细变化较小,成型刚性较差,例如各种豆苗、葱韭等;(7)异形农产品:呈不规则组合体状,一般相对形体较大,品种稀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9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制酒高效冷却系统
- 下一篇:升降机和玻璃基板的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