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8943.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山;王海荣;李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亚太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F11/24;C01D3/04;C01F1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生产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所述高浓度生产废水包括盐酸苯肼母液废水、苯肼母液废水,所述盐酸苯肼母液废水和苯肼母液废水采用“大孔树脂吸附+超重力汽提脱氨、除硫+臭氧催化氧化+加载嵌合+四效顺流蒸发浓缩分离+流化床喷雾造粒”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处理工艺,能够降低处理成本且能够将生产废水中有效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酸苯肼、苯肼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生产盐酸苯肼、苯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工艺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苯肼以及无机盐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钠等;如不加以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造成资源浪费。而目前对该类废水主要的处理方法是首先采用MVR多效蒸发的方式蒸出废水中的盐分,再用生化治理的方式对出水进行治理,此方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的混盐危废,综合处理成本较高,且危废如未能及时转移处置,将占用大量的厂区空间,影响工厂的正常运转,且该工艺未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因此,研发一种既能够降低处理成本又能够将生产废水中有效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处理成本且能够将生产废水中有效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高浓度生产废水包括盐酸苯肼母液废水、苯肼母液废水,所述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酸性盐酸苯肼母液废水和碱性苯肼母液废水混合调配,并通入氨气,将废水pH值调节至2~3,然后将调配后废水泵入混合槽内,再加入氨水,继续调节废水pH值至6.1~6.3;
步骤2:将步骤1中和后的盐酸苯肼母液废水和苯肼母液废水的混合废水以8~12m3/h的进水量送至树脂吸附装置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
步骤3:将步骤2除去大部分有机物的废水送至超重机吹脱设备,以蒸汽为气提剂,在气液比为600~1200、床层压降850~1500Pa及风机功率10~20kW的条件下进行超重力脱氨,并在循环过程中不断添加脱氨剂氧化钙,保持pH值在11~13,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氨得以吹脱,氧化钙转变为硫酸钙,该硫酸钙可回收利用;
步骤4:经过步骤3超重力脱氨之后的废水采用二级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进一步削减废水中COD,然后在臭氧催化氧化后通过加载嵌合工艺去除废水中的SS;
步骤5:经过步骤4臭氧催化氧化+加载嵌合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四效蒸发来分离废水中的钠盐和钙盐,一效蒸发温度为150~154℃,二效蒸发温度为128~132℃,三效蒸发温度为111~115℃,四效蒸发温度为86~90℃;四效蒸发分离出氯化钠固体和40%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钠固体经水洗离心后得到氯化钠产品,产品质量符合GB/T5462-2015工业湿盐二级标准;
步骤6:将步骤5分离出的40%的氯化钙溶液通过流化床喷雾造粒工艺,喷雾压力为6-8Mpa,热源采用天然气热风炉,热风进机温度为490-510℃,热风出机温度110-130℃,制得无水氯化钙产品,产品质量符合GB/T26520-2011无水氯化钙Ⅱ型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树脂吸附装置由6套单个吸附柱内树脂有效体积为11m3的树脂吸附柱组成,且大孔吸附树脂为NDA-99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流量为8~12m 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吸附废水后的大孔吸附树脂以5%盐酸为脱附剂,脱附温度为60~70℃,脱附流量为12~13m 3/h,并采用梯度淋洗的方法,将吸附在树脂表面的有机物洗脱干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二级催化臭氧氧化处理采用的催化剂是催化剂30%双氧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亚太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启东亚太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