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止血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8610.8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何谦;刘小英;古君;秦超毅;黄洪;施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止血带 充气 中间连接件 止血带 终端机 智能终端机 智能终端 智能化 智能 监控数据 控制电路 蓝牙模块 气流路径 数据交互 卡扣孔 连接件 止逆阀 漏气 匹配 兼容 节约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止血带,通过在智能充气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之间设置中间连接件,连接件通过与智能充气终端机、充气止血带相同的卡扣与卡扣孔,以及相同的充气桩与充气,使得中间连接件可以很好的与现有的智能止血带兼容匹配,通过中间连接件上充气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止逆阀,使得智能终端在离开中间连接件后,止血带不会漏气,使得终端机可以脱离充气止血带只使用,如此,以便使用一个智能终端机与多个充气止血带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通过设置智能终端与充气止血带都有独立的控制电路,再通过蓝牙模块进行数据交互,使得智能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分离后依然可以得到各项监控数据,增加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带,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止血带。
背景技术
智能化止血带由于使用方便,常常用于紧急止血,现有的智能止血带是通过智能终端与止血带通过卡扣连接,在使用时,智能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不能分离,一旦分离,便会导致充气止血带漏气,在使用时,常常由于终端机电量用尽导致使用时间不长,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智能止血带在使用时,智能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不能分离,一旦分离,便会导致充气止血带漏气,在使用时,常常由于终端机电量用尽导致使用时间不长,影响使用,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智能化止血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化止血带,包括智能充气终端机、充气止血带,所述智能充气终端机的充气桩与所述充气止血带的充气孔通过插接连接,所述智能充气终端的充气桩所在的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扣孔,充气止血带的充气孔旁边设置有与卡扣孔对应匹配卡扣,智能充气终端与充气止血带通过多个卡扣进行组合连接,所述智能充气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之间还设置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为中空的盒体;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智能充气终端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充气止血带相同的充气孔与卡扣;中间连接件与充气止血带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智能充气终端相同的充气桩和多个卡扣孔;中间连接件的充气孔与充气桩相通;中间连接件的充气气流路径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止逆阀。通过在智能充气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之间设置中间连接件,连接件通过与智能充气终端机、充气止血带相同的卡扣与卡扣孔,以及相同的充气桩与充气孔,使得中间连接件可以很好的与现有的智能止血带兼容匹配,通过中间连接件上充气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止逆阀,使得智能终端在离开中间连接件后,止血带不会漏气,使得终端机可以脱离充气止血带使用,如此,以便使用一个智能终端机与多个充气止血带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解决现有的智能止血带在使用时,智能终端机与充气止血带不能分离,一旦分离,便会导致充气止血带漏气,在使用时,常常由于终端机电量用尽导致使用时间不长,影响使用的问题。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的充气路径上设置有两个止逆阀,两个止逆阀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件的充气入口处与充气出口处。通过两处止逆阀,使得气压在逆变时,反应速度更快。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的充气孔与充气桩之间设置有气压缓冲仓,所述气压缓冲仓与中间连接件的充气孔以及充气桩相通连接。通过设置气压缓冲仓使得液压逆变时,先从缓冲仓进行气体逆流,使得最外侧的止逆阀关闭,使得止血带内的企业变化更小,保证止血效果。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为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底部为双层,内层为隔板,内层隔板与矩形盒体密封连接形成所述气压缓冲仓;内层隔板与矩形盒体底部留有间隙,间隙用于安置卡扣。通过将中间连接件底部设置密封隔板,使得缓冲仓最大化,保证缓冲仓的气量体积,逆变时气量变化率小,使得压力变化更小。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的卡扣所在面上设置有一层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设置有匹配卡扣以及充气孔的通孔;所述充气止血带的卡扣面上设置有相同的硅胶垫。通过软性硅胶设置在连接面之间,使得连接贴合更紧,也使气密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8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