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蜡样芽胞杆菌及其在改善水体磷污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7761.1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苑广伟;黄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02;C02F3/28;C02F3/34;C12R1/085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龙婷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样芽胞 杆菌 及其 改善 水体 污染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蜡样芽胞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679。本发明所述蜡样芽胞杆菌具有厌氧释磷好氧聚磷的功能,属于一种聚磷菌,当其处于好氧聚磷能力状态时,其可以使污水样品中磷去除率高达95%,使水体中磷含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其去磷速度快,去磷效果维持时间久,在治理污水磷污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蜡样芽胞杆菌及其在改善水体磷污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资源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许多富含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废水未经合理处理而直接输入水体,从而导致我国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采用合理方法降低污水中磷含量已成为重中之重。传统的除磷方式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比如,机械除藻、引水冲淤、以及投加化学试剂等措施。但是上述方法不仅投入成本高,且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同时易引起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相比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降解、吸收和转化等途径除去磷的方法,因具有在除去水体中磷的同时,还可以修复已经受损的水体生态平衡,并且微生物除磷所需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掌控,且具有长期的治理效果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聚磷菌,又称聚磷微生物是一类特殊兼性菌,是指一类能够吸收磷酸盐并将磷酸盐聚集成多磷酸盐储存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包括不动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微丝菌属等。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会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能够超量吸收磷,使体内的含磷量比一般的细菌体内的含量高出数倍,并将磷以聚磷酸盐颗粒异染粒的形式储存于细胞内。常见的聚磷菌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处于潮间带环境的特殊生态系统,其土壤因受海潮搬运等原因而兼有海洋和陆地两者的性质却又与二者不同,生活着多种具有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能力的微生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红树林土壤来源的聚磷菌,其属于蜡样芽胞杆菌属。该菌株能够吸收水体中的磷聚集到自身机体中,并且其聚集磷的能力持久,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蜡样芽胞杆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679。
本发明所述的蜡样芽胞杆菌株具有厌氧释磷和好氧聚磷的功能,当其处于好氧聚磷能力状态时,其可以使污水样品中磷去除率高达95%,使水体中磷含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其去磷速度快,去磷效果维持时间久,故在污水磷污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蜡样芽胞杆菌株的两种培养方法,其中一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种:所述蜡样芽胞杆菌株以1.0×105~5.0×106个/ml接种浓度、体积比1:100接种量接种于培养基中;
S2培养:将接种有所述蜡样芽胞杆菌株的培养基,于28℃,以180~220rpm速度振荡,恒温培养24~48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为2216E液体培养基,所述2216E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蛋白胨5份、酵母浸粉1份、柠檬酸铁0.1份、氯化钠19.45份、氯化镁5.98份、硫酸钠3.24份、氯化钙1.8份、氯化钾0.55份、碳酸钠0.16份、溴化钾0.08份、氯化锶0.034份、硼酸0.022份、硅酸钠0.004份、氟化钠0.0024份、硝酸钠0.0016份、磷酸氢二钠0.008份、无菌水1000份。
另一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种:所述蜡样芽胞杆菌株以1.0×105~5.0×106个/ml接种浓度、体积比1:100接种量接种于培养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