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型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7115.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帝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2/10;G08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引出线 蓄电池本体 防爆箱体 继电器 正极 防爆型蓄电池 外部接线端子 蓄电池 负极 温控开关 穿出 串接 电源输入端 报警器 常闭开关 充电过程 固定装配 预警功能 贴合 密封 爆炸 外部 | ||
一种防爆型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和密封的防爆箱体,所述蓄电池本体固定装配在防爆箱体内部;所述蓄电池本体的正极、负极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的电源引出线一、电源引出线二连接外部接线端子一、外部接线端子二;蓄电池本体的正极、负极还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的电源引出线三、电源引出线四连接外部报警器的两电源输入端;且电源引出线三和电源引出线四在防爆箱体内部分别串接有温控开关和继电器K;所述温控开关贴合蓄电池本体表面地固定;所述继电器K的一组常闭开关K1串接在电源引出线二上。该蓄电池能有效应对蓄电池在充电过程发生爆炸的情况,并具有预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涉及一种防爆型蓄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有时会因充电时间过长,或者因蓄电池内部的原因导致其发生爆炸,现有的蓄电池并无有效应对发生爆炸的保护措施,也并无有效的预警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爆型蓄电池,该蓄电池能有效应对蓄电池在充电过程发生爆炸的情况,并具有预警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爆型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和密封的防爆箱体,所述蓄电池本体固定装配在防爆箱体内部;
所述蓄电池本体的正极、负极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的电源引出线一、电源引出线二连接外部接线端子一、外部接线端子二;
蓄电池本体的正极、负极还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的电源引出线三、电源引出线四连接外部报警器的两电源输入端;且电源引出线三和电源引出线四在防爆箱体内部分别串接有温控开关和继电器K;所述温控开关贴合蓄电池本体表面地固定;
所述继电器K的一组常闭开关K1串接在电源引出线二上。
通过在蓄电池本体外部设置了防爆箱体,在蓄电池本体充电过程发生爆炸时,能有效减少发生爆炸时对外部物体的损坏。在蓄电池本体发生爆炸前,其温度会先升高,通过温控开关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可以接通报警器、继电器K所在的回路,进而能通过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以提醒使用者,另外,继电器K得电后,其常闭开关K1断开,进而会断开连接在外部接线端的充电电路,以降低蓄电池本体发生爆炸的机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温控开关的型号为ksd301。
进一步,为了提高报警效果,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蓄电池本体,2、防爆箱体,3、继电器K,4、外部接线端一,5、外部接线端二,6、温控开关,7、电源引出线一,8、电源引出线二,9、报警器,10、电源引出线三,11、电源引出线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爆型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1和密封的防爆箱体2,所述蓄电池本体1固定装配在防爆箱体2内部;
所述蓄电池本体1的正极、负极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2的电源引出线一7、电源引出线二8连接外部接线端一4、外部接线端二5;
蓄电池本体1的正极、负极还分别通过穿出防爆箱体2的电源引出线三10、电源引出线四11连接外部报警器9的两电源输入端;且电源引出线三10和电源引出线四11在防爆箱体2内部分别串接有温控开关6和继电器K3;所述温控开关6贴合蓄电池本体1表面地固定;
所述继电器K3的一组常闭开关K1串接在电源引出线二8上。
所述温控开关的型号为ksd301。
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在蓄电池本体外部设置了防爆箱体,在蓄电池本体充电过程发生爆炸时,能有效减少发生爆炸时对外部物体的损坏。在蓄电池本体发生爆炸前,其温度会先升高,通过温控开关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可以接通报警器、继电器K所在的回路,进而能通过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以提醒使用者,另外,继电器K得电后,其常闭开关K1断开,进而会断开连接在外部接线端的充电电路,以降低蓄电池本体发生爆炸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帝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帝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6充5放脉冲化成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绝缘耐压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