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6489.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贺;任大贵;岳耀辉;刘超;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5/263;D06M15/564;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赵青朵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纳米 绝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结合剂、憎水剂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硅胶浆;b)利用所述二氧化硅胶浆浸渍玻璃纤维毡,得到湿坯;c)对所述湿坯压滤后,进行微波干燥,得到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绝热毡具有优异的绝热性、高抗拉强度、高憎水率、良好的燃烧性能,且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隔热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热毡是工业设备常用的保温材料,通常用于工业管道、储罐、工业炉体、电厂、注塑机、金属、玻璃等领域的保温隔热,如制成可拆卸式保温套等。
目前,气凝胶纤维毡是较为普遍的绝热毡,气凝胶纤维毡是将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于纤维毡中制得的保温材料,其中,纤维毡(常为玻璃纤维毡)提供了优异的强度和韧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提供了纳米孔洞、降低材料的对流传热,提高纤维毡的绝热效果。二者复合,充分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使绝热毡既具有良好的绝热保温效果,也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满足实际施工和使用需求。
以往,制备该类绝热毡的工艺包括超临界工艺和非超临界工艺。超临界工艺制得的气凝胶复合玻璃纤维毡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但其生产成本极高,且存在较高危险性,难以实现市场化生产。相比之下,非临界工艺安全性提高,但产品性能如绝热性有所降低,且往往也要经过陈化、老化等工艺,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为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一些改进的制备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559939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喷压式气凝胶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喷压式气凝胶毡包括绝热布表层和绝热布底层,所述绝热布表层与绝热布底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复合绝热层,所述复合绝热层由玻璃纤维层以及气凝胶粉层复合在一起,产生隔热保温协同效应,解决了传统的气凝胶毡在运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气凝胶微小颗粒、粉尘易脱落的现象,提高了气凝胶毡的使用寿命,且具有防潮、防火、耐腐蚀等优点。公开号为CN10520924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制造无纺湿法气凝胶毡的方法,所得气凝胶毡可呈现改善的导热率、较低的腐蚀性、较低的灰尘产生和均匀的结构。有别于传统超临界和非超临界工艺,上述制备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便利。
但是,上述方法仍存在一定缺陷,CN105599396A提供的方法仅将纤维毡和气凝胶粉料层叠在一起,无任何粘结剂,虽然上下层设有绝热布,能够抑制粉料脱落,但其绝热效果仍欠佳,且层间强度差,易剥落,尤其是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纤维毡会受到不同程度振动,导致气凝胶粉料沿着纤维交织的孔洞迁移至上下表层,使气凝胶粉分布不均,更加影响绝热效果,且其憎水效果差。CN105209248A通过湿法制浆工艺制备气凝胶毡,虽可保证气凝胶粉料在坯体中均匀分布,但为保证毡体的强度和韧性,需引入大量有机结合剂,影响其导热性能,且该类气凝胶毡子在高温环镜下,有机结合剂会燃烧,导致毡体强度衰减严重,并挥发出大量刺激性烟气,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绝热毡的绝热性及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往往难以兼顾,且尤其是经运输施工后,更易导致绝热性或强度明显下降。而如何获得绝热性、强度性能优异、环保,且性能保持性好的绝热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绝热毡具有优异的绝热性、高抗拉强度,且性能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结合剂、憎水剂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硅胶浆;
b)利用所述二氧化硅胶浆浸渍玻璃纤维毡,得到湿坯;
c)对所述湿坯压滤后,进行微波干燥,得到玻璃纤维纳米孔绝热毡。
优选的,所述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6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